二、佤族大剽牛拜图腾水牛和葫芦是阿佤人的图腾,阿佤山也有葫芦王国之称。
在这里生活的阿佤人,身上经常文着葫芦和水牛的形象,还喜欢用葫芦和水牛的形象来装饰自己的房门和屋顶,据说这样可以抵御敌人和灾祸。
如果不能,佤族人就认为通过剽牛可把自己和牛图腾融为一体,获得图腾赐予自己的无穷无尽的力量,从而战胜敌人和灾难。
剽牛归来剽牛时,先高高地竖起剽牛桩,咚、咚地敲响木鼓,再由几个强壮的汉子把黑水牛牵进剽牛场。
这时,佤族的汉子和女人在剽牛场上手拉手地围成圆圈。
女人随着芦笙的节奏踏踏起舞,男人们则吼出粗犷的声音。
几个壮汉把水牛的鼻子牢牢地拴在剽牛桩上,并把它的前脚死死地捆在一起,站在一边拉紧捆绑牛脚的缰绳。
等一切就绪,标枪手就出场了。
他们慢慢地走近水牛,场上的鼓声则越来越密集、紧凑,歌舞也达到疯狂的状态。
标枪手双手高举梭镖,猛地上前,快速地把它扎进水牛的前胸,然后用力下刺,直插进牛的心脏。
一时间,鲜血喷溅,水牛狂跳挣扎,几个汉子往左猛拉捆住水牛的绳子,直到水牛挣扎着倒地而死。
此时,站在一边的其他几个汉子一拥而上,砍下牛头,用红绸子缠住它。
然后,他们把血淋淋的牛头挂在剽牛桩上,祭祀天神和佤族人的先祖。
水牛被剽,若朝右倒下,表示大吉大利。
场上的人们就会狂热地敲起木鼓、大锣、象脚鼓,高呼勐!勐!。
此时,场上的鼓声越来越大,打歌的呼声越来越高,女人开始向空中抛洒白米花和白玉米花。
一个人上前砍下牛尾巴,在胸前涂上牛血,大呼大叫,并高举牛尾向在场的人们示意,随后把牛尾巴抛向人群。
接下来,几个屠夫上前将水牛剖腹、剥皮、解骨、割肉。
最后,全村寨的人将进行图腾圣餐。
他们相信通过一起剽牛的肉,图腾就会附身,人们便有了图腾的勇力和智慧,天神和先祖将会与他们同在。
三、佤族烟锅传情佤族小伙子长到十六七岁时,就可以串姑娘了。
串姑娘时,小伙子弹着自己的三弦琴去,姑娘则用烟锅向所爱的人传情。
烟锅是佤族女人最喜爱的物品之一,走进阿佤山,随处可以看到十七八岁的姑娘们嘴里叼着一根大烟锅,因为它是用来表达爱情的信物。
串姑娘时,若两人互相有爱慕之心,小伙子便会故意去抢姑娘的烟锅,试探姑娘对自己的感情。
如果这个姑娘只是象征性地躲避一下,就把自己的烟锅让给小伙子抽,说明姑娘已经对小伙子产生了感情。
两个人的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若想向更深层次进展,姑娘还会主动拿自己的烟锅给小伙子装烟。
到了这种程度,两个人就可以成为情侣了。
佤族的烟锅约有1尺长,用细竹和竹节做成。
佤族人抽的烟叶是当地一种叫做阑烟的植物叶,抽起来气味十分呛人。
据当地老人讲:佤族人之所以抽这种烟,是因为在很早以前,阿佤山到处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很好,就连草也能长到一人多高。
一年当中,这里有长达十个月的炎热气候,为各种蚊虫和爬行动物的繁衍提供了温床。
阿佤人为了抵抗蚊虫的叮咬和一些蛇虫的袭击,经过长期的摸索,发现毒蛇和蚊虫很惧怕阑烟燃烧后发出的那股呛人的气味。
于是,为了防止毒蛇和蚊虫的袭击,男人在上山打猎、女人下田做活时,就在嘴上叼一个烟锅,还在出门前掏一些烟锅里的残渣涂抹在手臂和脚上。
人们即使不出远门,在家做事或串门聊天时,也把烟锅随身携带着。
后来他们还发现:留在烟锅里的残渣具有药用价值,如果手脚受了伤,只要掏出一点烟锅屎抹到伤口处,很快就能痊愈。
所以,烟锅成了阿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日常相互交往中遇到亲近的人或者客人,佤族人都会把自己的烟锅拿出来,邀请对方抽上几口,以示亲密关系。
在生活中,烟锅自然成为姑娘、小伙们传达爱情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