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2)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2)

2025-03-31 02:11:25

逢年过节时,祭三脚的仪式更加隆重。

在没有祭三脚前,老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吃在三脚上做出来的食品。

祭祀时,要把做好的每一样食物都挑出一些放在三脚架上,经过祭祀以后全家人才能吃饭。

三、普米族敬牛习俗普米族民歌唱道:家中火塘最亲,打山猎狗最亲,放牧头羊最亲,发家靠牛积银聚金……因此人们把牛看作是勤劳的象征、幸福的寄托。

当地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很早以前,人间没有五谷,是牛冒着被杀死的罪名从天上为人类盗来了种子。

普米族人还认为牛生性忠厚、舍得吃苦、为人造福不计报酬,所以他们十分崇敬和爱护牛,并衍生出酬牛、献新、嫁妆牛等很多敬牛的习俗。

普米族人把酬牛也叫春牧,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村里的人家就赶出自己家饲养的牛,用河水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的。

然后,把野花编成的花环挂在牛角上,并在牛身上披一件用花草编成的披风,在尾巴上系一个野花串系的缨坠。

接着,人们把牛赶到一处水草茂盛的地方,让它们自由地吃草或休息。

傍晚,人们会以村为单位,把牛集合在一起,烧起篝火,用精饲料喂养,一整晚歌唱牛的功劳。

秋粮打收结束后,普米族人还要举办献新。

人们用新收的包谷、荞子、燕麦混合在一起,蒸三鲜饭来喂牛。

意思是说:人们收到的粮食是牛辛勤劳动的结果,在秋收后要让它第一个尝尝新粮的味道。

举办献新仪式这天,各家还要备办酒席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

而来家做客的人都会带上舂好的粮食小饼,送给主人家的牛吃。

尝新仪式结束后,家人和客人才一起吃宴席,各家才可以吃新粮。

此外,每个有女孩的普米族家庭都要饲养嫁妆牛。

当自家的姑娘举办穿裙子成年礼时,母亲就给她一头小奶牛,这也是提前赠送给姑娘的嫁妆,所以当地称它为嫁妆牛。

姑娘接受这头牛之后,把它牵到河里精心地冲洗干净,然后把牛尾毛编成十几个小辫,并缠以红绸,以此来象征自己的年龄,还要在牛角上挂上鲜花和红绸编成的花环。

在以后的日子里,姑娘外出劳动时都会把这头牛带在身边。

等牛产子有奶水后,便把牛奶和做出的酥油单独存放并出售,所得的钱就是自己的私房钱。

姑娘订婚后,未婚夫到姑娘家里做客,除了要给姑娘和岳母带礼物外,还得给这头牛带一筐亲手割的嫩草。

姑娘在结婚前一月,要拿出自己积攒的私房钱买两头小奶牛,然后把其中的一头作为报恩留给自己的父母,把另一头作为孝敬公婆的礼物于结婚时带到新郎家。

姑娘出嫁时,嫁妆牛也随其他嫁妆一起被带到新郎家。

四、有趣的普米族婚俗迎亲的队伍普米族的婚俗十分有趣,有逮新娘和锁媒人的风俗活动。

普米族姑娘在出嫁时,必须由男方来逮捕新娘。

在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会派出媒人、两位伴娘和几个精明的小伙子去迎亲,并在女方家人的有意配合下,装模装样地将姑娘抢走。

在出嫁的这一天,新娘的父母会有意安排她上山或下地劳动。

迎亲的人来了之后,家人就告诉他们新娘在哪里,然后一位小伙子去找姑娘。

他找到新娘之后对她大声说:你已是某某家的人了,某某家请你去吃酒,快跟我走吧!小伙子说完,就迅速上前逮假装要逃的姑娘。

这时,埋伏在新娘周围的几个漂亮姑娘会一拥而上,把逮新娘的小伙子围起来打一顿。

厉害的姑娘甚至会撕坏或扒下小伙子的衣服,逼他投降后交出新娘。

随后,大家一起带着新娘回到女家举行宴会,唱歌为她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