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3)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3)

2025-03-31 02:11:25

等新娘的兄弟把新娘背出来后,接亲队伍就可以上路了,而男方来的媒人却不能随队伍一起走。

因为他(她)被女家扣留了,被锁进一间屋里,这里同时关着女方家请来的一位歌手。

他们两个人要在监牢里比赛唱歌,决定胜负。

监牢外有两个姑娘拿着钥匙守门,只有媒人在对歌中唱赢了,守门的姑娘才会开锁放人,媒人才能去追接亲的队伍。

如果媒人唱不赢,还想很快从这里离开,他(她)就要给女方的家长送钱或敬酒,这样才能从监牢里出来。

媒人走到村寨口,女方村寨中的乡亲们都会前来敬酒,媒人的酒量再大,面对很多人的敬酒,也会喝得烂醉。

如果他(她)不想喝很多酒,就必须和敬酒者进行对歌,只有自己赢了,才可以不喝这些人手中的酒,也才可以赶上接亲的队伍。

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后,按照当地的习俗,她要和新郎同吃一碗接嫁饭,也就是很奇特的吃羊睾丸的仪式。

因为这碗饭里有羊睾丸,吃接嫁饭时,新郎要喂一口给新娘吃,新娘再喂一口给新郎吃,直到把这碗饭全部吃完。

据说,吃羊睾丸的意思是说夫妻两人今后能生儿育女。

吃完接嫁饭,长辈在这对新人的脖子上拴上五彩线,然后举行祭祖活动,并在新娘的前额上抹一些酥油。

新娘被抹上酥油之后,就意味着她从此成为男方家里的成员了。

五、普米族成人礼普米族人的男女在没有满13岁之前一般不穿裤子或裙子,只穿麻布长衫,腰间系一条布带子。

在他们满13岁那天,就要分别举行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即举行成人仪式,表明他们已长大成人。

此后,男女就要改变自己的装束和穿戴了。

男孩上身穿对襟短衫,下身穿长裤;女孩上身为斜襟短衫,腰系彩带,下穿百褶裙,头上缠着牦牛尾编成的假发。

等他们换好衣裳后,全家人会围在正屋右侧的火塘旁边,在火塘前设一个神柱,在香案上摆一些青稞、酥油、糌粑、奶渣、猪油、酥里玛,在火塘的正前左边放一个装满粮食的麻袋,右方放一块大猪膘。

参加成人礼的人按顺序排队站立,男子站在火塘左方,女子站在右方。

男子手里握着刀子、银元;女子手里拿耳环、手镯、纱、麻布。

他们依次用右脚踩一下猪膘,然后踩一下粮袋,象征着今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接下来再向神柱连磕三个头,表示敬请天神、地神、灶神,保佑自己健康吉祥、生活富足。

再逐个向父辈和兄长、姐姐每人磕三个头,接受礼拜的人则对他们说几句祝福的话,并给一点钱。

成年男女的父母还要杀猪宰羊庆贺,给到场的每个人一碗骨头汤、一块肉、一些猪心或羊肝,表示大家都是骨肉至亲、心肝相连。

最后,父母带着他(她)到附近的亲戚家向长者磕头,以求祝愿。

普米族的男女经过成人礼后,就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村寨里的社交活动,并有了谈情说爱的资格。

六、普米族酥里玛普米族人在热情迎接客人时,会唱这样一首民歌:贵客来到普米家,请喝一碗酥里玛,吉祥如意福满门,生活富裕喜万家。

银碗斟满舒心酒,请喝一碗酥里玛。

歌曲中的酥里玛是普米族人自己酿造的一种饮料,具有香醇、甘甜的特点,男女老少都喜欢喝。

在婚嫁喜庆或宾客登门时,普米族人一定会用它来招待客人。

酥里玛主要以大麦、玉米作原料。

酿造时,首先把粮食淘洗干净,放在锅里煮,等籽粒煮到八九成熟时把它们捞出来晾凉。

然后,按一定比例用酒曲拌均匀,装入大布口袋里发酵。

两天之后能够闻到酒味了,再把它装进大坛子里并进行密封。

多日之后,取开坛塞加入适量清水,再盖上盖等两三小时,便可倒出饮用。

酥里玛的甘醇程度决定于拌酒曲的比例、装坛时的温度,酿造时还讲究其他一些技术。

取酒汁时,他们在密封的坛里插上一支吸管,以虹吸原理把酒引流出来,装进其他容器里。

七、普米族大年节大年节是普米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举行,日期为3—10天。

大年临近时,普米族人会去赶腊月二十八的饶街(集市),以筹办年货,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杀鸡宰猪、舂美味可口的粑粑。

腊月三十那天,各家各户在院内、大门外和屋顶上栽、插青松,表示四季常青、兴旺发达。

晚上,人们把所有的劳动工具和刀、匕首、斧头、绳子等收起来,全家聚坐在火塘边一起吃团圆饭。

当晚还要派人在堂屋里住一夜,称为守夜。

当雄鸡啼鸣时,有人登上高坡,对天放三枪,称为报岁。

随后,各村寨鸣枪吹螺,各家开始祭房头,祈祷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接着,姑娘、媳妇争先恐后跑到水塘、小溪边挑水,以最先取得的净水为吉祥。

初一这天,当地人还有招客的传统习俗。

早饭后,每家每户一面忙着做丰盛的饭菜,一面让家人提着一大桶香甜的啤依(黄酒)到村旁的路边去等候。

只要见到行人,就要敬上一碗啤依,并把他请进家里当贵客招待。

这一天,谁把路上的第一位行人请到家,村里的人就认为他很荣耀。

而且谁家招来的客人多,就意味着谁家的福气和欢乐多。

请到的那个人则要手持礼品,在邀请者的陪同下一起上门,在进门之前还要祝福:祝你家福气多多、财运多多、生活和睦!这时主人要恭敬地回答:托你的吉言。

然后把客人请进屋去盛情款待。

客人临走时,主人还要送上糯米耙耙、猪头肉、啤依等礼物。

按照普米族的传统习俗,在大年节期间,除了亲友之间互相拜年和祝福外,各村寨还要举行唱歌、跳舞、打靶、荡秋千、赛马、赛跑和捕捉飞鸟等文娱体育活动。

在大年节的最后一天,男女青年还要带着炒米花和包谷花到村子附近的山上举行传统的灭虫仪式,即大家把带来的炒货倒在一个大簸箕内,姑娘把自己的手镯埋进去。

然后,大家围着簸箕吃炒米花和包谷花,吃一个就象征灭掉一条虫子。

吃完东西后,姑娘们就戴上自己的手镯,和男青年一起返回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