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一章 古老传说(7)

第一章 古老传说(7)

2025-03-31 02:11:26

热布巴拉眼巴巴地看着阿黑和阿诗玛走了,不敢阻拦,但也不肯善罢甘休,又想出一条丧尽天良的毒计。

热布巴拉知道阿黑和阿诗玛回家要经过十二崖子脚,便勾结崖神,要把崖子脚下的小河变成大河,想淹死阿黑和阿诗玛。

于是,热布巴拉父子带着家丁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趁山洪暴发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开放水。

再说阿诗玛和阿黑离开后,不知走了多少路,跨过几条沟,翻了几座山,当天黑下来时起了大风,可他们为了能早日到家,还继续往前赶路。

一阵大风过后,天上乌云滚滚,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们只好双双下马步行,结果却迷了路。

这时风又大,雨又急,什么也看不见,他俩走散了,天亮时才碰到一起。

正当阿黑和阿诗玛过河时,山洪下来,洪水滚滚而来,阿诗玛被卷进了漩涡。

阿黑只听到她喊了声阿黑哥快来救我,就再也没有影了。

阿诗玛被洪水卷走了,阿黑挣扎着游上了岸,开始顺着河寻找。

他找啊找,找到大河又找到小河,还是没有找到阿诗玛。

阿黑大声呼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你在哪里?一只小蜜蜂告诉阿黑,阿诗玛变成了小石林的石人,并告诉他若想救下她,就要去找白猪和白公鸡来祭献崖神。

阿黑哥听了之后,又伤心又着急。

他擦干眼泪,翻过四十九座山,趟过八十一条河,才找到白公鸡。

可是,他走遍九村十八寨,却没有找到白猪。

无奈之下,他就找来一头黑猪,用山上的白泥巴涂在黑猪身上冒充白猪。

阿黑高高兴兴地准备返回祭崖神时,却因太疲倦而睡着了。

这时又下起一场大雨,雨水把他从梦中浇醒,黑猪身上的白泥已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结果崖神祭祀不了,阿诗玛也救不回来了。

这时的阿诗玛在哪里呢?原来,阿诗玛被洪水卷走时,十二崖崖神的女儿应山歌姑娘看见了,便跳入漩涡,排开洪水救出了阿诗玛,并让她在十二崖上住了下来。

崖神答应只要用白猪和白公鸡给自己献祭,他就放走阿诗玛,结果献祭没有成功,崖神也不松手,阿诗玛就逐渐变成石峰和这里的回声神。

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诗玛,天天都在想念她,每天吃饭时,他就端着盛包谷饭的碗走出门,对石崖子喊:阿诗玛,阿诗玛。

结果只听到那十二崖子发出同样的声音——阿诗玛,阿诗玛。

这声音就是石崖子上阿诗玛的应声。

阿爸和阿妈做活的时候,也对着石崖子喊:阿爸和阿妈想你呀!阿诗玛!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就应声:阿爸和阿妈想你呀!阿诗玛!后来,附近村寨的人们在阿诗玛站的石崖子下弹三弦、吹笛子、唱山歌,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也会应和着悠扬的笛声唱起山歌。

七、孔仙桥的传说云南的西部地区有一段全长80多公里的古驿道,它起始于大理州祥云县的清华洞,终止于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

在这条古驿道上,有一个叫孔仙桥的地方,可是沿着这条驿道走完全程也看不到一座桥,也找不到任何曾经建过桥的痕迹。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孔仙桥的得名,和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故事有关。

在渔泡江中游和上游的祥云、姚安两县,山广地袤,古驿道越渔泡江而过,但每年一到雨季,江水暴涨,交通被洪流隔断,人们无法过江,那些运盐的商帮只能绕道姚州。

有一年,一支去西南的商帮中午从石羊起程,想趁着天还没有下雨、江水比较小的时候抢先过江。

可是他们只走了30里,还没到江边,天上已经乌云密布,很快就电闪雷鸣地下起了倾盆大雨。

商帮见雨大了,只好进村寨避雨。

第二天黎明时分,雨虽然停了,但暴涨江水的咆哮声却震耳欲聋,他们已经无法通过了。

无奈,他们只得往东绕行,忽然看见一个银须飘飘的老仙人,手里拿着书卷,身披紫色霞衣,从石羊方向飘逸走来。

大家仔细一看,发现这个老神仙正是石羊孔庙里的孔圣人。

只见孔圣人来到江边,滔滔巨浪中顿时出现一座又宽又平的长桥。

孔圣人过了桥,又步履轻盈地上山,到高高的山顶沐浴着阳光读起了诗书。

盐商们见桥还在,赶紧架鞍起驮,吆喝着马借桥过江,等他们过江后再回头一看,桥已经消失了。

从此之后,每逢雨水季节,运盐商帮就经常赶在黎明时刻借孔圣人的桥过江。

这些人对孔圣人的大恩感激不尽,于是将这里叫做孔仙桥,一直叫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