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四章 种类繁多的茶(2)

第四章 种类繁多的茶(2)

2025-03-31 02:11:26

品竹筒茶时,在透明的茶杯中放入一缕茶丝,用烧开的山泉水浸泡,杯子顿时化成淡淡的绿色。

打开盖子,浓浓的茶香散发出来,喝入口中既有茶的醇厚,又有竹的浓郁清香,令人遐想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这种茶还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竹筒茶由于工艺讲究、繁琐,装茶的竹筒碧青如新,茶叶聚集了茶树和竹子的精华,堪称绝妙的茶中珍品。

如果选一清静的去处,摆上一盏清茶,有二三知己,品茶谈心,那份惬意绝对令人神往。

二、尼人的土锅茶尼人属于哈尼族的支系,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非常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喝土锅茶。

土锅茶是一种非常古老但又简便的饮茶方法,哈尼语叫绘兰老泼。

这种茶水喝到嘴中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关于土锅茶的由来,在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勇敢而又憨厚的尼青年以打猎为生。

一天,他在深山里猎到一只花斑豹,这只豹子曾经多次危害尼山寨的人和牲畜。

青年将豹子扛回山寨后便点火烧水,将豹子去皮后放到大锅中炖肉。

等豹子肉煮好后,青年就邀请全寨子的男女老少前来分享。

众人在青年人家里边吃边笑边跳舞,一个通宵都没有停止,个个感到口干舌燥……青年见乡亲们都口渴了,便用大锅烧水,为大家解渴。

正在烧水时,刮起一阵大风,许多树叶被大风吹起,纷纷落到锅里。

当众人喝锅里的开水时,感到水中不但带有苦味,还有丝丝的甜味和清香气息,非常爽口。

从此,尼人就把这种树叶称为老泼(汉语为茶叶),并开始人工种植。

传说是无从考证的,但尼人喜欢喝大锅烧开的茶却是事实。

在现在的尼人村寨,人们依然使用最为简单的煮茶方式——煮土锅茶。

每当有客人到来之时,女主人就会赶快用土锅(或瓦壶)烧水。

待水烧开后,便将特制的茶叶洒在沸水中,当锅中的茶水再次煮沸后,便将茶水盛入竹制的茶盅内,以此款待客人。

即便是在平时,尼人也喜欢在劳动之余喝土锅茶叙家常。

三、拉祜族烧茶、烤茶和糟茶拉祜族人习惯饮茶,而且有许多饮茶方法,如烧茶、烤茶和糟茶。

烧茶是指将一枝带五六片叶子的新梢采下后,直接放在明火上烘烤,待其焦黄时再放入茶罐中煮茶饮用。

烤茶在拉祜语中叫腊扎夺,是拉祜族极为古老和传统的饮茶方法,至今仍普遍流行于拉祜族的各个村寨。

通常情况下,拉祜人饮烤茶可分为4个步骤:装茶抖烤、沏茶去沫、倾茶敬客和喝茶啜味。

装茶抖烤就是将小陶罐放在火塘上用文火慢慢烘烤,待陶罐烤热时放上适量茶叶,然后不断抖动烘烤,使茶叶受热均匀,当茶叶的颜色逐渐转黄并发出焦糖香的味道时为止。

沏茶去沫是指当把沸水倒入盛有茶叶的陶罐里时,马上把上部的浮沫撇去,然后再注满沸水,放到火上煮沸,3分钟后即可饮用。

倾茶敬客就是将陶罐内的茶水倒入茶碗中,端给客人饮用。

喝茶啜味是说拉祜族人认为上等好茶必须香气足、味道浓、能提神,因此拉祜人喝烤茶时都是热茶啜饮。

糟茶也是拉枯族人习惯的一种饮茶方式。

先将鲜嫩的茶叶采下后放到锅中加水煮至半熟,然后将茶叶取出置于竹筒内存放。

每次饮用时,从竹筒内取出少许茶叶放在开水中,稍煮片刻即可饮用。

糟茶略带苦涩酸味,具有解渴和开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