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二章 特色手工艺品(3)

第二章 特色手工艺品(3)

2025-03-31 02:11:26

四、斑铜工艺品云南的金属矿藏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堂琅(今东川市)就以产铜而闻名全国。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民间艺人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创制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斑铜工艺品,这种技艺世代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斑铜工艺制作复杂而严格,是以高质量的铜合金为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等工艺的处理制作而成的,因而造型优美,浑厚稳重,外观呈褐红色,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艳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使整个艺术品红中透斑、金黄交错、富于变化、惹人喜爱。

最早的斑铜工艺品,是使用天然斑铜矿石加工而成的,被称为生斑。

由于天然斑铜矿石十分少,因此斑铜工艺品数量不多。

后来,民间艺人通过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经验,发明了用冶炼熔铸加工的方法制造斑铜,即所谓的熟斑。

熟斑的制作工艺很复杂,而且要求很严格,所以做出的产品可以与生斑相媲美。

后来,民间逐渐形成独特的制作技艺,斑铜工艺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

解放前,斑铜工艺品的生产技术已濒于失传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斑铜工艺品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艺人们不断创新和提高,并把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制作出很多优美的斑铜工艺品。

这些斑铜工艺品在造型上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特色,又吸取了云南青铜器和中原青铜器的艺术特色,还从云南各族人民生活和民间工艺美术中吸取营养,并结合现代雕塑手法和先进工艺,在显示斑花特点的前提下,装饰简洁洗炼的图案,创作出形象生动活泼的完美艺术品。

目前这些艺术品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瓶罐、炉尊、壁饰、器皿七大类,有孔雀、大象、野牛等珍禽异兽,山茶、杜鹃、龙胆等名花奇葩,以及各族服装服饰中绚丽多彩的图案花样。

斑铜工艺品以其浑厚古朴、典雅富丽的艺术效果,成为中、高档陈设工艺品。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云南厅里就是以斑铜作为主要陈列品,来展示云南的艺术魅力。

云南斑铜工艺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被指定为向外国元首馈赠的国家级礼品。

斑铜工艺品中的精品——孔雀瓶、大犀牛、仿古牛、五型炉、孔雀明王、如来佛祖等,也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珍品收藏。

近年来,斑铜工艺品又成为出口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

五、苦聪竹木用具云南镇源县的苦聪人,十分纯朴、热情、勤劳、聪明。

他们很善于使用当地的竹木资源,这些东西经过他们精心制作后,就会成为式样各异的竹木用具和餐具。

苦聪人制作和使用的竹木用具,品种十分繁多。

他们吃饭、盛汤、盛菜、喝茶、喝酒用的器具,大部分都是用老透的竹子或木质细腻的树木加工而成的。

他们在制作木碗时,一般用干透的桑树、山茶树等,或者选用一些木质较好的树节疙瘩,精心做毛坯,再修整成型。

使用竹料做碗时,他们都用坚硬的苦竹和甜竹的根部,每个碗留一个竹子的节疤,只要加工一下,很快就能做成一个既轻巧又不易碎的竹碗。

竹碗或木碗做好之后,爱美的苦聪人还习惯在碗的边上雕刻一些花、鸟、鱼、虫等各种美观的装饰图案。

苦聪姑娘都喜欢随身携带一个小巧玲珑的竹针筒,它不但是生活用具,还是苦聪小伙子传递自己对姑娘爱慕之意的信物。

头脑聪明又有好手艺的小伙子,会花很多心思把自己的才华和真情倾注在制作这个小小的竹针筒上。

他们选最上乘的优质竹筒,然后用雕刻工具在竹针筒的外壳刻出很多样式美丽的花纹和图案。

然后,小伙子会把这个饱含爱意的竹针筒亲自送给自己喜欢的姑娘。

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信物后,会经常把这个竹针筒带在身上,有的还挂在自己的胸前作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