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傣族的竹楼,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竹编制品的世界。
这里的墙壁用竹子编成,地毯是竹编席,衣柜、饭盒、小凳、凉帽、雨帽和随身携带的小背篓都是竹编的。
傣族的竹编工艺很精细,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最具有代表性。
笆箩是傣语,它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
傣族妇女身着筒裙,腰间时常系一只笆箩,在行走时笆箩随着身体摆动,可充分显出女性的健美。
在傣族人的生活中,笆箩既是生产和生活用具,又是精致的装饰品,还是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
傣族男孩从小就学竹编,所以长大之后人人都能编出精美的竹编制品。
小伙子通常会精心编织精美的笆箩箩,并把它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换回对方织绣的筒帕。
在傣族人居住的地方,如果一个小伙不会竹编,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找起对象也会困难一些。
上好的竹编工艺品都是用优良的竹篾编制而成的,它通体涂漆,内饰红色漆,外施金漆,并压印出孔雀羽纹饰,有的还镶嵌五彩的琉璃图案,显得富丽堂皇。
编竹的图案一般是回纹、口字形纹、篮纹、斜纹、回方形纹、扭结纹等,编制时人们还利用竹篾内外两种不同的自然色进行搭配,使器物呈现出天然的质朴美感。
有的编竹器物外部还涂了很多桐油灰,然后刷上朱色和金粉,再压印出孔雀羽纹、波浪纹、卷草纹,并用玻璃片、彩色玻璃珠在表面镶出一些图案。
这些器具是专供佛寺使用的,最常见的有佛寺里的圆桌、茶盘、提篮、捧盒等。
十三、傣族金银饰傣族金银饰是傣族人使用金银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经过精细锻铸和敲打而成的装饰品。
傣族人制作金银饰品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据文献记载,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朝。
傣族制作的金银饰品花色品种繁多,工艺十分精湛,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活用具,如碗、腰带、槟榔盒、刀鞘刀柄、纽扣等;一类是装饰品,如金银项链、项圈、戒指、耳环、领花、手镯等。
在傣族人的生活中,银碗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有圆形和六角、八角、十二角形等多种样式。
傣族人在过泼水节时,就要用它装水洒向人群,表示对他人的祝福。
在傣族人的生活中还有一件事情是天天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嚼槟榔。
为此,人们专为盛放槟榔制作出圆形、方形、六角形和用银链条把两个盒子套连在一起的子母形槟榔盒。
它们制作考究,造型美观,盒子上的花纹特别精致。
有的能工巧匠还用小钢钻在盒子上钻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如大象、孔雀等珍禽异兽和牡丹、杜鹃等千姿百态的花草。
还有一些工匠用制作精美槟榔盒的镂空钻花技艺,来制作鼻烟壶和装香料的容器,这样不但造型美观,还可以使盒子里的香料挥发出香味。
傣族的银腰带美观大方,结实适用,是傣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饰物。
它一般都是用银丝编织成蛇纹或结成连环扣,然后一个个地连结起来,并在带钩处安装很多花卉图案,以增加美感。
十四、建水陶建水陶是建水工艺美术陶器的简称,出产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具有色如铜、声如磬、亮如镜、光鉴照人的特点,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被誉为我国工艺美术陶中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