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四章 云南老字号(1)

第四章 云南老字号(1)

2025-03-31 02:11:26

老字号的诞生,源于商贸的日益兴盛。

云南不但有着古老而灿烂人文历史,也有着比较繁盛的商贸文明,因而诞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云南老字号,并形成了独特的商贸景观。

一、建新园建新园原名叫三合春,创建于1906年,1952年实行公私合营时更名为建新园,并一直沿用至今。

建新园建园已有百年,在同行业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属于云南的餐饮名店。

店中制作的众多品种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着众多中外食客,被誉为宝善街第一金字店。

店中经营的过桥米线在继承传统滇味做法的基础上,精心选料,所用猪肉和筒骨均来自玉溪、宜良地区家庭饲养的新鲜土猪,而汤的主料鸡则选自昭通、文山、武定一带的乡村土鸡,精心熬制成高汤;辅料云腿为宣威精制火腿;尤鱼采用最为传统涨发方法,从不使用添加剂,这就确保了过桥米线的鲜香、醇厚,所以在同行业中是最为正宗的。

在长期的经营历程中,建新园始终以质量取胜,所制作的滇味菜品独具风味,什锦凉米线、过桥米线、脆旺米线更是自成一家。

在全店同仁的同心协力下,建新园的经营品种已由原来的4个小品种增加到了5大系列70多个品种,被人们称为饮食煮品王国。

2002年,建新园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

2003年,建新园再度被评选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如今的建新园已经拥有多个直营连锁分店,1个加工配送中心和3个加盟店,由于始终坚持质量为上、信誉第一的原则,在市民中具有良好的信誉,回头客非常多,使得建新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云南白药厂云南白药厂成立于1971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成立的,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云南省大理州制药厂。

云南白药部分产品药厂建于风光秀丽的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昆明市区,占地约39万平方米,厂房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建有白药大楼、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大楼、综合仓库等。

并先后从德国、英国引进了胶囊生产线设备、冲剂生产线设备、高压液相色谱仪、高压气相色谱仪等极为先进的设备,生产环境和技术装备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居领先地位。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是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吸取民间传统配方,经多年钻研而成的,最初取名百宝丹,后改名为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淤止痛、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战争中,周恩来总理曾指示道:要把中国最好的药品,如云南白药送到抗美斗争的第一线。

于是,大量云南白药作为战备物资被运送到前线,在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并由此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如今的云南白药厂主要生产云丰牌云南白药系列和云丰牌田七系列,这2个品牌有8种剂型60多个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产品畅销国内、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并逐渐走进了日本及欧美市场。

三、杨林肥酒厂杨林肥酒始创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始创地杨林是历史上的滇中名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成为从内地、中原进入昆明和边疆的交通枢纽。

明朝的著名药物学家、诗人兰茂就是杨林人,他所著的中药名著《滇南本草》要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140年,《滇南本草》中写有水酒十八方,其中详细介绍了当地特产拐枣,并称用拐枣泡酒饮用有舒筋、活血、化淤、去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