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景观中充三岛最为绮丽。
金梭岛是三岛中最大的岛,位于洱海的东部,四面临水。
此岛屿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100米,高出水面约200多米。
岛屿中部低而南北高,形似一支梭子,所以名为金梭岛。
据载:南诏王曾在这个岛上建避暑行宫,现在还能见到一些当年的残砖断瓦。
金梭岛北约10公里处有一座秀丽的小岛,叫玉玑岛。
全岛似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仅高出海面4米左右,因岛上建有观音阁,以又有小普陀之称。
赤文岛是一座奇妙的半岛,位于洱海东北面,紧靠海岸,岛上树木葱郁、群鸟栖息、风光迷人。
岛上有一条窄长的通道伸进海里。
半岛由庞大的石灰岩构成,岛屿上洞穴纵横,洞内石钟石乳壁立,具有神秘风情。
洱海八景中的四阁风涛所提到的四阁,是古时候人们为了观赏洱海而建造的4个阁楼。
它们分别是:位于海东的天镜阁、位于西边洱海公园团山上的珠海阁、位于洱海南面的浩然阁、位于洱海北端的水月阁。
明代时,著名的文人李元阳曾咏水月阁,其诗云:百二山河至此终,水晶皎皎漾蟾宫,鼓琴应许蛟龙听,吹笛能教游。
可见这里曾是观看洱海景观的好地方。
后来四大名阁因为地震而倒塌,人们又在天镜阁的旧址上重建了阁楼。
它三面临水,悬崖壁立,有环山吞海之势。
在天镜阁附近,原来还有名刹罗荃寺与罗荃塔,如今寺塔已毁。
洱海景色优美、人文积淀深厚,是白族祖先的发祥地。
迄今,在洱海和它周围的山坡台地上,已发现3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其中在海东的金梭岛上就发现了一个著名的新石器遗址。
在玉玑岛上不但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还发现了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
除了出土大量生产和生活石器、陶器外,还出土了青铜器:山字形剑、铜柄铁刃剑,以及铸造兵器的陶范。
因此,很多人把风景优美的洱海称为白族人的摇篮。
洱海的水质好,湖面宽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种鱼类、水獭、水禽、虾、蚌、菱角、海菜等。
其中鱼类资源最为丰富,有鲤鱼、弓鱼、油鱼、鳔鱼、细鳞鱼、小白鱼、鲫鱼、草鱼、鲢鱼、青鱼等10余种,年产量数十万斤。
其中,以弓鱼最为著名,它身形长瘦,鳞细肉鲜,被誉为鱼魁,是洱海的特产鱼。
四、蝴蝶泉蝴蝶泉位于云南大理城北40公里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很多人了解蝴蝶泉都是从电影《五朵金花》中知道的,似乎蝴蝶泉是因这部电影而闻名。
其实,早在300多年前,蝴蝶泉就已经很出名了,徐霞客在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
这句话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早期的蝴蝶泉,在泉上横斜着一株古老的合欢树,泉的四周都用大理石围以栏杆,泉水则汇集在一个很大的水潭里。
在泉的附近还建造有八角亭、六角亭、蝴蝶楼、大月牙池、咏蝶碑等建筑,并且栽培有大量花草树木。
后来这里被建成蝴蝶泉公园,除了进行了一些扩建外,基本还是保持了原貌。
久负盛名的的蝴蝶泉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它有三绝:泉、蝶、树。
蝴蝶泉的水是从岩缝中透出来的,水质清冽,出地面后汇聚成水潭,因为水质好,所以被称为一绝。
在蝴蝶泉公园扩建的时候,公园开拓出三个水潭,容纳其中奔泻而出的泉水,供人观赏,其中最大的一水潭占地面积约为十亩。
第二绝就是蝶,在蝴蝶泉附近,蝴蝶的种类很多。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成群结队的蝴蝶翩翩而至,蝴蝶大的如巴掌,小的如蜜蜂,它们勾须连足挂在泉边的合欢树的枝头,一直垂到水面上。
1961年秋天,著名诗人郭沫若到大理游蝴蝶泉时,看到这一景象就写下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诗句。
当时,郭沫若还为蝴蝶泉题名,他所写的蝴蝶泉3个大字,被刻在一块高约3米的棱形大理石石碑上,在大字的左侧还刻有他咏蝴蝶泉的诗;这个碑的背面,刻着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