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窟是古老云南的代表,记录着云南厚重的佛教文化,体现了云南人民在雕刻、建筑、绘画、造型等方面的智慧和才能。
它是云南宝贵的文化积淀,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
一、兰坪金鸡寺石窟金鸡寺位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箐门乡石登村东面的灰龙山,是兰坪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游览区。
该寺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有观音阁、弥勒殿、玉皇阁、三官祠、龙神洞等庙宇,统称为金鸡寺。
寺院的阁殿,大部分是依穴而建,精心雕砌。
有的是凿穴成阁,雕石为佛;有的钻岩为隧,劈峭成梯。
其中观音阁在悬崖上,观音像与供台均用岩石雕就,三清阁、宝藏库、地母祠都是石构建筑。
要观看金鸡寺的石窟,就要从金鸡山下的山村出发,依山路而上,首先到达的是龙王庙水井。
水井是用四方石砌成的,井台高约3米,井内雕有逼真的石龙头、石鱼、石龟,清澈的井水从龙嘴流出。
过龙王庙水井往南不远,穿过一个大溶洞就可以看到一个四方石殿,在它的前面雕刻有两尊巨佛。
这个石殿就是弥勒殿,它选建在溶洞中,殿堂依山顺石,外面进行了一些人工的雕刻,使原石和方石浑然一体。
弥勒殿内供着三尊大佛,正中的是用原石雕成的、高6米、盘坐在莲花台上、坦胸露乳、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左右分别是泥塑的如来佛和燃灯佛。
出弥勒殿往左有一道石拱门,从这里可以到石望台,上面有镌刻着万家在抱和登斯台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观夫山高者见高低者见低的石刻,还有一个叫地母洞的小石窟,里面塑有五谷大王的造像。
在弥勒殿不远的地方是观音殿,也是顺石建造的石窟寺院,选址险要,建筑结构十分精巧,远远望去,楼阁好像是凭空架立的。
大殿内塑有千手观音、金童玉女,还有文殊、普贤等菩萨的石像。
紧挨观音殿的是龙神构,那是一个小花园,内有假山游鱼、石桌、石缸、石井等物。
出了小花园南行就到了金鸡山巅的三清阁、玉皇阁、宝藏库。
最先见到的是三宫殿,里面塑有高约3米,凶神恶煞般的天、地、水三官。
玉皇阁建在一座巨大的山崖上,阁里有长眉黑须的玉帝像。
阁后面的岩石顶部,是金鸡山巅的三清阁和宝藏库,三清阁内有道教地位最高的三仙:为首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其次是上清灵宝天尊,最后是太清太上老君。
三清阁下面有一大岩洞,洞口很小,但是洞内的空间很大,人们称它为宝藏库。
兰坪金鸡寺石窟并不像我国四大石窟那样,拥有集中的洞窟造像,它的石窟造像很分散,主要分布在寺院的庙宇中,如观音阁、弥勒殿、地母祠内,而且造像的数量也比较少,但同样是云南在清代时期石窟造像艺术水平的完美体现。
二、西山龙门石窟说起西山龙门石窟,人们很容易把它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混为一谈。
西山龙门石窟位于昆明,当地人习惯把西山公园中的三清阁和石窟总称龙门,所以这个石窟也就叫龙门石窟了。
景色秀美的西山公园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1781年,历时72年完工,它是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阶段组织石匠开凿出来的。
这条石窟是沿悬崖绝壁,由人工一锤一凿完成的,主要包括石刻、平台、龙门石坊、石室、楹联、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炉、烛台、供品等。
石窟的结构布局合理,刻工精细优美。
整个石窟全长近百米,从别有洞天开始,包括揽海处、慈去洞、云结洞、达天阁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