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三章 云南寺庙(11)

第三章 云南寺庙(11)

2025-03-31 02:11:26

在铜佛殿后的山崖下,有湖音和幽谷两个山洞,传说当年洞内有蚊龙作怪,盘龙寺的祖师觉照大师,在这里筑咒蚊台念经,镇杀了蚊龙。

在咒蚊台边有一小路,名叫采芝径,在道路旁边的石壁上,刻有道教张三丰画像。

寺院的东边是供奉殿,这是一个喇嘛教的佛殿。

其配殿内供奉的塑像是依据归化寺大殿内供奉的神像塑造的,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侧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造像;右边供奉的是喇嘛教中宁玛派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的造像。

圆通寺建筑外表壮丽,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楼阁独特,林木苍翠,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园林,因此一直是昆明八景之一。

圆通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寺院内容纳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教派,而且具有道教信仰的一些遗迹,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

十四、宾川鸡足山寺院鸡足山坐落在云南大理宾川县境内,是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和九华山之后的第五大佛教名山。

传说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曾经来云南传播佛教,入驻鸡足山,因此鸡足山也就成为后来修炼成饮光佛的迦叶的道场,而这也使鸡足山成为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

蜀汉时期,这里就修建有小庵,唐代进行了一些扩建,当时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

唐代以后,历代都进行了扩建,其中以明清两代扩建的建筑最多。

尤其是清朝时,扩建达到了顶峰,在光绪时,虚云大师应召进京为慈禧祝寿颂经。

慈禧御笔赐给鸡足山福禄寿禧四字,并从国库拨出很多银两,在山上兴建寺庙,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并且封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赐他方丈紫衣和玉印等。

这时候鸡足山声名远播,西藏、印度、东南亚的僧徒纷纷前来敬献香火。

经过明清时期的扩建,这里逐渐形成了以祝圣寺为中心的寺庙群,据说在清末,这里有上百座寺院,其中名僧辈出,很多文人先贤也来此听经读书。

鸡足山走出天王殿就进入一个庭院,庭院左有鼓楼,楼下塑有达摩祖师;庭院右侧是钟楼,楼下塑有地藏王像;庭院正中是大雄宝殿。

它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宫殿型建筑,屋顶长脊中间有宝鼎,两端为斑鳌。

檐口上高悬着孙中山题写的饮光俨然、梁启超所题的灵岳云辉、赵朴初所书的大雄宝殿三块金字大匾。

大雄宝殿中塑有释迦牟尼像,它的左边是双手合十的阿伽尊者,右边是拱手抱拳的迦叶尊者。

在座前供有一尊坐式和卧式的玉佛像,雕凿艺术精堪的玉佛来自缅甸。

大殿内的左右壁上塑有骑白象的普贤和骑青狮的文殊,其他两壁上还塑有形状各异的五百罗汉。

在释迦牟尼像的背后,还塑有南海观音,她的左侧塑有龙女,右侧塑有善财童子,两边还有十八罗汉。

大殿后面是藏经楼,这里保存着寺中珍贵的文物和字画,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清廷赐给虚云的紫衣、鸾舆、金钵、玉玺,以及一部血书的《法华经》。

楼的前后都有走廊,楼下是雨花台,是寺院讲经说法的地方,据说当年虚云大师、太虚大师、自性大师等曾在此台讲经说法。

东廊是碑林,集中了寺院现存的古碑;西廊是功德林,铭刻着给寺院捐资的人的姓名。

东西两边厢房有四殿、四堂,其中四殿即祖师殿、药王殿、地藏殿、伽蓝殿;四堂是禅堂、斋堂、客堂、云水堂。

此外,还有方丈室、静室、僧舍、香客住处。

内外庭院有长廊、曲径、洞门、花圃、茶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