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一章 云南汉文化(1)

第一章 云南汉文化(1)

2025-03-31 02:11:25

云南的汉族文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文化,刚开始时,它只是一种外来文化,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外来文化逐渐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并保存着自己的特征,进而形成了具有浓浓滇味风格的云南汉文化。

一、云南汉族的宗教信仰云南汉族人的宗教信仰和其他地区的汉族人基本相同,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云南的汉族人有很多人信仰佛教,其中大多数人信仰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在唐代就传入了云南。

唐开元二年(714年),南诏国王派宰相张建成去唐朝上贡,唐玄宗厚礼相待,并赐给他佛像。

张建成路过成都时,在那里学习佛经,回云南后就开始传播汉传佛教。

当时的苍山、洱海地区出现了大量佛寺,后来南诏的统治者也开始拜佛,佛教由此在云南得到很大发展。

大理国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在,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昆明等汉族人口相对多一些的地区,大部分汉族人都信仰云南汉传佛教。

云南的汉族佛教徒中还有一小部分信仰南传佛教,其又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和小乘佛教,在隋唐时由缅甸传入云南的西双版纳,并于公元615年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该派的佛寺——八吉寺。

唐朝初期,缅甸景栋土司派比丘西维苏坦麻书那到云南宣扬佛法,从此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得到发展。

现在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信教的民族主要是傣族等少数民族,但是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汉族人受当地人的影响也信仰南传佛教。

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在创立时就已传入云南,但是起初影响很小。

到了唐代,道教与云南当地的巫教相结合,并以大理巍山为中心,很快就发展起来。

道教对滇西各民族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

到了明清两代,云南的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

明永乐年间,长春真人曾来到云南,并在这里兼修正一派和全真派,还把昆明真武祠改为真庆观,又在昆明建造了龙泉观,这些都对昆明地区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现在,云南道教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大理等地,其中信教群众大部分为汉族。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教派,云南的基督教主要指两大教派:新教、天主教。

新教也叫耶酥教,信仰与天主教大致相同,但是新教不承认玛利亚是天主的母亲,不认为有炼狱。

清代晚期,新教传入云南。

它最早是由英国传教士麦卡锡从上海传入的,后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传教士也相继到云南传教。

建国以前,新教仅在一些民族中有影响。

现在,新教在云南各个地区都有分布,其中有不少汉族群众信仰。

天主教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了云南。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云南建立了天主教区。

现在,云南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昆明、红河、文山、大理、丽江、曲靖等地,汉族信教者约有2万多人。

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公元1253年,忽必列率蒙古大军平定大理,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云南。

后来,忽必列派赛典赤管理任云南政事,并在昆明创建了12所清真寺。

现在,伊斯兰教在云南都有分布,主要在昆明、玉溪、大理、曲靖等市,虽然信教者绝大多数是回族人,但也有较少的汉族人信仰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