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二章 傣族文化(5)

第二章 傣族文化(5)

2025-03-31 02:11:25

在第二天天还没亮前,新郎就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子家。

婚后的第三天,男方的母亲要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并分别向亲友送一块凉米粉。

婚后的第五天,新郎、新娘又带着凉米粉到男方家认亲,也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则向新娘赠送礼物。

至此,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六、傣族的串姑娘和纺场谈情傣族青年谈情说爱的形式很奇特。

按照傣族传统习惯,在每年的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后至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前,小伙子可以去串姑娘,姑娘则可以借用纺场谈情说爱。

串姑娘是小伙子主动追求姑娘的主要方式,而傣族女青年一般不到男青年家串访,她们多在夜间到寨场上纺线,利用这个机会与小伙子幽会谈情。

正在纺线的傣族女到了晚上,未婚的小伙子装扮好之后,就披着毯子,揣着手电筒,拿着竹笛或琴,相约去找姑娘。

一些小伙子看不中本寨的姑娘,还要到外寨去寻访意中人。

串姑娘的小伙子来到寨子后,一般不敢贸然登楼,只在姑娘的竹楼下吹竹笛、拉琴,用自己的琴声倾诉爱慕的心声,并召唤姑娘下楼。

姑娘如果对这个小伙子有意,就会打扮一下走出竹楼与小伙子相见。

喜欢上小伙子后,她还会在父母睡觉后邀请小伙子到自己的竹楼上倾心交谈。

有的姑娘不想见小伙子,就躲藏在卧室里装睡。

有的小伙子遭到冷遇却不灰心,而是固执地在楼下转悠着吹竹笛,并想方设法引姑娘下来。

有的姑娘被小伙子的执着感动,梳妆打扮之后就下楼了。

有的姑娘被逗得没办法,则下楼和小伙子打个招呼,然后委婉拒绝他的请求。

想寻意中郎的姑娘,常在秋末冬初的夜晚到寨子空地的纺线场上,点燃篝火集群纺线。

天黑时,这些姑娘先梳洗打扮一番,然后带着纺车和两只竹凳到场地上纺线。

想找姑娘的小伙子见到寨场上的火光后,就披着毯子,揣着手电筒,拿着竹笛或琴走进纺场。

小伙子一进纺场就打开手电筒照射姑娘的脸,姑娘们则要半遮半掩地让小伙子看自己。

小伙子看中姑娘以后,便主动靠近姑娘和她聊天,并倾诉自己的爱慕,有的甚至对着姑娘耳语,挑逗她。

姑娘若对小伙子有意,便会抽出自己长筒裙下藏着的一只凳子,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边。

如姑娘对小伙子无意,她就会一个劲地纺线,不加理睬。

这时小伙子只好知趣地离开,重新找寻中意的姑娘。

纺线的姑娘如果看中哪个小伙子,并让他坐在自己跟前,那么她就会与小伙子热情交谈,并时而停住纺车,时而逗乐嬉戏。

就这样,两人越谈越亲近,渐渐坠入情网。

当两人感到情投意合时,就会在夜深人静之后合披一条毯子窃窃私语,直到黎明。

再经过后来的多次接触,两个人很快就会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

七、傣族凤凰情书凤凰情书在傣语里称叁轰或叁诺列,是一种古老而高雅的求爱书信,其得名缘于情书上需绘有生动的凤凰。

传说,凤凰情书是一对长期分居异地的傣族青年夫妇所写的。

这位傣族青年在婚后不久,便要离开自己心爱的妻子去远方。

临别时,妻子把一只有灵性的鹦鹉送给丈夫,让他用鹦鹉给自己传递信息。

丈夫离开妻子之后,时时都很想念她,于是采来树叶画了一对交首的金凤,然后把自己的思念用诗歌的形式写在叶子上,让鹦鹉带给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