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婚,就到了火塘定情的阶段。
因为两个人逐步有了感情,于是双方开始频频接触。
这时候,小伙子每天晚上都会定时到姑娘家里来,两人在火塘边互诉情意,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
对于这种约会,女方的父母兄长都不会加过问和干涉,但是按瑶族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夜间幽会绝对不允许在屋外进行,而且两个人只能说话,不能有其他动作。
男方不能对女方非礼,否则就要受到族中长老的惩罚。
小伙子和姑娘经常往来之后,感情越来越深,这时小伙子就会买来绣花的丝线,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
姑娘则把这些礼物精心制作成绣花绑带,回赠给男方。
男女互赠信物即可算为定婚,无需再征得父母的同意。
男女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感情的不断加深,很快就到了结婚的时期。
对于这里的青年男女来说,结婚日期不用算命卜相来确定,只要姑娘和小伙自己商定就可以。
他们的婚事也是在婚前几天才告诉双方父母的。
青裤瑶人的婚礼都是选择在夜间完成。
一般是在凌晨的时候,小伙子独自一人或请一两个人作伴,带着给新娘子的新鞋新袜到女方家接亲。
这时,姑娘换上新衣服,戴上母亲送自己的祖传银饰,梳妆打扮好后便跟着小伙赶到男方家成亲。
新郎、新娘一进家门,就会有几个男方寨中的亲戚和姑娘跑进碓房把空碓舂得震天响,这时候全寨的人便知道这家娶亲了。
成亲后的第二天早上,新娘要邀请全寨同姓的姑娘及年轻媳妇到自己家来吃一顿家常饭。
下午全寨的姑娘和媳妇又分别请新娘吃一餐饭,表示从此以后大家就互相认识了,要和睦共处。
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在几个年轻姑娘的陪同下回娘家,娘家人会磨豆腐款待自己的女儿。
此时,她的父亲和家中的男人都要回避,不能见新娘。
吃过饭后,新娘和姑娘们还要一起回新郎家。
她回到新郎家休息一会后,再次独自回娘家住一晚上,然后再回到男方家。
十天后,娘家的兄弟会挑着六斤糯米饭、一大块圆糯米粑、几斤酒肉到男方家认亲,男方家要热情宴请。
客人回去时,男方要回赠比女方挑来数量还多的同样礼品。
三天之后,新娘新郎二人一起回门拜见岳父和岳母,至此婚礼就完全结束了。
四、瑶族抛花包抛花包是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形式,花包在瑶语中称为武多。
关于这个活动,瑶族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瑶族村寨里有对青年男女相爱了,男青年名叫盘阿思,女的名叫刘三娘。
刘三娘长得很漂亮,当地的瑶族头领很想讨三娘做自己的小老婆,于是就派人上门去提亲,结果被三娘严辞拒绝。
头领没有办法,只好去逼迫盘阿思,要他给自己制作一件五色凤凰衣,否则就不准他与三娘结婚。
盘阿思为了能迎娶三娘,就开始寻找凤凰。
可是他找啊找,却连一只鸟儿也没有猎到,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仙女被盘阿思的精神所感动,送给他一件五色凤凰衣。
盘阿思把五色凤凰衣交给了头领,可是头领还是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后来,盘阿思和三娘在众多乡亲的帮助下,打死了瑶族头领,结成了夫妇。
三娘为了感谢那位仙女的恩情,按照凤凰衣的颜色,绣了红、黄、蓝、白四个花包,表示冲破黑暗、走向光明。
自此以后,在瑶族地区就流行抛花包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