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男女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立下了海誓山盟。
但是如果女方中途变心了,男方就会组织人趁姑娘外出时把她抢走。
抢亲到家,男方会马上放鞭炮进行拜堂,当夜把姑娘领到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甚至躲进山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好后才能回家。
一般情况下,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虽然说亲是在女方家,可是女方家不负责招待,而由男方家负责,并付给女方家一些钱。
男女双方的代表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最终达成协议,双方就成为关系很好的亲家。
二、阿昌族腊撒阿昌族男女青年在恋爱时,都要做一种特殊的游戏——腊撒。
腊撒在汉语中就是换手艺的意思,它大致分为相送、回礼、赠送、刹水四个阶段。
相送是指某个小伙子在对歌中看中了哪个姑娘,或哪个姑娘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就用递烟的方式请对方收下烟盒。
十天或半个月后,姑娘把自己缀着蚂蚱花的绢迈(用布做的披巾),外加一包香烟和火柴用纸包好,再用彩线系个活扣捆好,亲自送给小伙子,表示自己对他有爱慕之意。
如果姑娘没有看中男方,就在外面打一个死结扣,表示让对方死心,自己不想与对方保持情感方面的关系,这个环节就是回礼。
男方收到女方的回礼后,就能了解姑娘的态度。
如果姑娘同意和自己交往,小伙子就亲手雕刻一个银簪,在上面拴上两颗有彩色珠子的蚂蚱花送给姑娘,也有用手镯、银链、银扣,再加一些水果糖当作礼物请人带给姑娘的,以此来表示自己真心实意地爱上了姑娘,这就是赠送。
在刹水阶段,如果姑娘真心想和小伙子结成夫妻,她会用亲手织成的阿昌布做一个对襟衣送给小伙子。
如果姑娘不想和小伙子成亲,就给他送一个枕头表示歉意,请男方另选对象。
在新婚的晚上,男女青年各有一人陪伴。
新郎到了姑娘家,先点燃两柱香插在姑娘家的供桌上,然后转身离开。
姑娘在伴娘的陪伴下离开家,跟随小伙子回家。
到了男方寨子后,姑娘由伴娘陪伴着住到别人家。
第二天,新娘身挎长刀来到新郎家,新郎拔出刀,用尖刀指着姑娘的头,然后两人走进堂屋,小伙子把刀挂在墙壁上。
接着,两人开始拜堂成亲。
婚后第二天,女方家请客。
新郎给每桌人鞠躬,青年们则趁机给新郎的脸上抹锅底灰。
宴席结束后,新郎要在回家前跪在岳父母面前接受长辈的赠礼。
三、阿昌族服饰阿昌族的服饰以简洁、朴素、美观著称,此外它还是反映阿昌人是否成婚的标志。
阿昌族男子都留短发,未婚男子包白布或黑布包头,布带上绣有五彩花纹;已婚男子包藏青色布包头,穿蓝、白、黑等素色斜纹对襟布扣袢上衣,裤脚短而宽的黑色或蓝色长裤,系黑色绑腿。
阿昌族已婚妇女用黑布帕包头,层层缠绕高达30厘米,上面还覆有黑布巾,这种头饰称为箭包,也叫高包头,它是已婚妇女特有的标志。
这种头饰是用自织自染的两头坠须的黑棉布长帕缠绕在梳好发髻的头上形成的,其造型高昂雄伟,所用的布料足有几丈长。
妇女在包头的时候禁忌很多,包戴仪式神圣而庄重。
第一次包戴是在婚礼后进行,家人请村中儿女双全的妇女在新房内包。
阿昌族已婚妇女在平时包头的时候,长辈和晚辈都要回避,外人更是不能随意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