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七章 白族文化(5)

第七章 白族文化(5)

2025-03-31 02:11:25

房屋建造完工后,还要封龙口、唱祝贺歌。

封龙口也叫合龙口,就是在屋脊上由师傅盖上最后一片瓦。

在这一天,主人为了感谢泥工师傅为建造自己的新房付出的劳动和心血,还要单独为他们摆席。

泥工师傅也不忘木工师傅的劳动,他们会相约到这里进行祝贺。

这一天的封龙口歌,则是由泥工师傅的领头吟唱。

仪式开始后,领头接过主人递来的大红公鸡,大声唱道:接到主人一只鸡,身穿五色凤凰衣,吉日良辰点吉礼,点幸福根基。

大红公鸡生得好,恰似凤凰来祝贺,今日借你开金口,幸福自来朝。

上面的师傅在唱,底下的看客则发出好、好的祝贺声。

领头走上屋顶后就顺着屋脊开始滴鸡血,然后又唱道:良时良辰合龙口,谷米满仓金满斗,今日盖下大金屋,钱粮样样有。

接下来,他还要面朝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唱祝贺主人的歌,并进行一些风趣的即兴表演。

封好龙口后,他就爬下脚手架来到主人面前,把公鸡交回给主人,接着唱道:一座楼房已建完,鲁班弟子来归交,祝贺主人再创业,幸福财源大无边。

然后主人设宴款待泥水工师傅,酬谢他们的辛劳,整个盖新房仪式和吟唱祝贺歌就此结束。

七、白 族 丧 葬在云南白族,当家中有老人快要咽气时,子女便要给老人口中含一粒断气果,在白语称尼期。

断气果是用银子作外壳,内装有荔枝和桂圆肉,放它的目的是让死者到阴间后不缺衣少食。

老人死后,还要举行一个送魂归祖的仪式。

然后,家里人才向亲邻报丧,孝子为长辈净尸,并把尸体停放在正房中,杀猪祭灵。

碧江的白族在晚上还要围绕尸体跳舞、唱挽歌。

明代以前,由于受到佛教习俗的影响,白族比较盛行火葬。

经过长期的演变,现在白族人大多改为棺木土葬。

男子死后一般进行装敛,妇女死了还必须等娘家人看后才能入棺。

入棺仪式要请村里的老人主持,木匠师傅要点血开棺,主持人以言语安慰灵魂。

接下来是设灵堂,夜晚以歌舞送灵。

出葬前一天的下午,人们用五色彩纸扎成八角或十二角的彩球、摇钱树,由家里的孝男孝女哭着把它们送到大门外,竖立悬挂起来,意思是丧葬正式开丧,亲友都可以前来悼祭。

出殡之前,按白族葬俗还要举行一个鉴点仪式。

在进行家祭鉴点时,先要在供桌上摆好果酒和佳肴,由两位司仪引导所有的孝男孝女在灵前下跪,鉴点主持人在长子的食指上扎一针,把血滴点于亡者的牌位,然后安放在神龛上。

出殡时,一位长辈在前面走,引导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处。

棺木下葬入土时,墓穴底部中央要安放一个海底罐,罐里要装一些水和活鱼,并用红布封口,这称为活水养鱼,表示死者是安葬在吉祥之地。

出殡结束后,垒好土坟,在死者头部的方位竖一根长粟木棍,并挂一些土锅、麻布衣裳等祭物,而且要把死者生前所用之物一并烧掉殉葬,表示悼念。

在下葬后,死者的灵魂还要重返家中,所以人死后第一、三、七、三十日各送魂一次,在第一百天时送最后一次。

送魂时,要准备酒宴请村邻亲友守夜,为死者送魂。

白族人认为只有这样做,死者的魂灵才能到达阴间。

八、白族板凳戏每逢结婚、竖房子、火把节、本主会,白族人就会围拢在一个地方,不需要戏台和化妆,只要吹起唢呐,敲起锣鼓,就可以演出传统的板凳戏。

板凳戏以清唱滇戏为主,有时也穿插演唱一些白族调子。

滇戏主要采用京胡和打击乐伴奏,白族调使用龙头三弦伴奏。

板凳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唱三出首(财神、赐福、魁星),是由一个德高望重、夫妻偕老的年长者唱财神:吾乃财神老爷,今日前来庆贺,魑魅魍魉远遁,违者用鞭诛之。

天启三阳开泰,地肥五谷丰登,农耕三春花柳,财发万万金。

接下来由年事较高、大家较喜欢的人唱福星:吾乃天官赐福,今日前来庆贺,妖魔鬼怪快避,违者决不饶恕。

天空红霞万朵,地上五彩缤纷,人间吉祥如意,幸福万万年。

最后,由知识比较渊博的乡间秀才唱魁星:吾乃魁星射斗,今日前来庆贺,不让白丁再现,攻克文化堡垒。

天上星斗拱月,地上文人荟萃,敢与李杜比美,勤奋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