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门楼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其造型不仅富于传统和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上也很独到。
白族的一些门楼,其各个部位全部用凿榫卯眼相连接,有的门楼在建造的过程中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构件,但联接得依然非常牢固,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在建筑上的才华。
十、白 族 寿 鞋白族服饰虽有着大体一致的风格,但不同地区也有一些细小的差别。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大多在头上缠着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穿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子,下身穿白色长裤,肩挂绣花的挂包。
白族妇女一般身穿白色上衣,外套红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上系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脚穿绣花的百节鞋。
已婚的女子挽髻,未婚者垂辫,但是她们都喜欢缠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在白族人的服饰中,寿鞋是一个重要的物件。
白族姑娘和媳妇从小就要跟随家里的女性长辈学做寿鞋。
寿鞋一般是用大红色的绸缎或布料制成鞋的外面,在鞋头的地方拼有一个寿字图案。
在这个图案底下,用蓝色或者绿色的丝线绣着一枝针叶松,代表常青和长寿;鞋帮的后跟是对称直角三角形的图案;鞋底为手工制作的三层底。
人一穿寿鞋就代表已进入老年,而且福禄双全。
一般情况下,白族人在过六十大寿时就开始穿第一双寿鞋。
此后,每年老人的生日都会收到子女送的寿鞋,一些多子女的老人每年都会收到好几双寿鞋。
白族人认为寿鞋收得越多,老人就越有福,说明他的儿女孝顺和教子有方,所以受人尊敬。
当老人穿着寿鞋走到大街小巷时,人们总是很羡慕,老人心里也美滋滋的。
人们还会说谁家的女儿或媳妇会做寿鞋,做得如何如何好,而不会做寿鞋的妇女会常被人们讥笑。
十一、独特的青年集会大理州北部的剑川县,全县总人口17万,其中白族人口为16万多,占到了90%以上。
在剑川县县城所在金华镇以南5公里,有一个湖泊名叫剑湖,海拔2186米,是一个高原断层湖泊,因地势低洼,湖水源流充足。
它的主要水源来自于附近的金龙河、格美江、永丰河、回龙河,现在湖内还有断层潜水涌出。
整个湖面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3公里,水容量为2000万立方米,最大水深约8米,平均水深3米。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剑湖沿岸的白族未婚青年都要来到这里举行青年集会。
当天晚上皓月当空,湖光潋滟,剑川坝子的未婚男女青年每人划一只小船到湖上相聚。
此时,湖上百舟竞发,烛灯点点,并传来此起彼伏的白族调子。
一只只小船在白族情歌声中从四面八方开始向湖中央聚集。
到了湖中央后,船体交错摆开,船与船间相距约10多米。
未婚的男女青年各站在船头,先高歌几曲或者对唱调子,抒发自己的情怀。
对唱一段时间后,男青年就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烛灯放在湖面上,让它随着水波和微风飘荡。
如果烛灯飘到哪个女青年的船头,女方用水把灯弄灭,说明不想接受男方的追求;如果女青年接住了烛灯,放灯的小伙子就可以划着船向女方的船靠拢,并跳上女方的船头和她在湖面上泛舟。
开始时,男女分坐在船两头,唱曲调十分婉转含蓄、娓娓动听的白族调——《搭桥》。
这个调子里包括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情趣和志向,以及理想与追求等。
调子对完后,双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认为对方很适合自己,就表达爱慕之心,有的还在这里定下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