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八章 苗族文化(8)

第八章 苗族文化(8)

2025-03-31 02:11:25

十、苗族百褶裙在苗族女性的服装中,裙子是十分重要的,有筒裙、带裙和百褶裙等多种,其中百褶裙最富有民族特色。

百褶裙是指裙身上由许多细密、垂直皱褶构成的裙子,它少则数百褶,多则上千褶。

苗族的百褶裙可分为长、中、短三种,长裙可及脚面,中裙过膝,短裙不过膝。

百褶裙制作工艺精湛,皱褶细密、繁多,有的可达千褶以上。

裙身讲究纵向挺直、横向富有弹性,上面还绣有五彩缤纷的图案花纹。

土布百褶裙一般的百褶裙要用十几至二十多米长的、自织自染的土布制作而成。

制作的时候,先把土布铺在晒席上,喷洒一些白芨汁,折叠成很多宽窄相同的褶皱。

然后再喷洒一次白芨汁,用棉线把它们串在一起即可。

百褶裙由裙首、裙身、裙脚组成,其中裙脚是最美观最重要的。

它从下至上用四道横向的纹样组成,第一道为刺绣的小人花,第二道为刺绣的雀翅花,第三道和第四道为编织出的龙花纹样。

据说古时候,苗族妇女只穿筒裙,后来为了使服饰有别于其他民族,就采用百褶的方法制裙子。

关于百褶裙的来历,在苗族地区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古时候,苗家妇女穿的是粗布缝的裤子,裤脚很大,一只裤脚就能装下一斗米。

当地有一座被茂密森林覆盖的山,白天都见不到阳光,野兽很多,根本没有人敢靠近。

这个大森林里有一个朝天洞,洞里有石盆、石碗、石凳、石床等家具,洞里住着一个猴精。

它时常走出大森林,到附近的苗族寨子里抢一些貌美的姑娘,把她们折磨死后吃掉。

大森林边有一个寨子,寨子里的一对老俩口生了一个姑娘,名叫兜花。

兜花长大后十分漂亮,一天她去掏猪草,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寨子里喜欢她的小伙子们背上弓箭,带着锋利的钢刀去大森林里寻找。

七八天过去后,他们带着伤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原来,他们被大群猛兽攻击,有的还丢了性命,可还是没有找到兜花姑娘。

老俩口很悲伤,他们请来巫师,打算在一个月后为女儿做道场。

可是一天晚上,大门外传来狗叫声。

老俩口急忙开门去看,原来是和姑娘一起出门的黄狗回来了,它嘴里还叼着姑娘的银项圈。

老俩口看见银项圈明白姑娘是被猴子精抓去了,黄狗是回来送信的。

原来,兜花姑娘在掏猪草时被猴子精抓到了朝天洞。

在那里,她受尽折磨,猴子精让她挑水,沉重的石桶压得姑娘直不起腰;晚上还让她给它抓背,它虱子很多,兜花姑娘动作稍慢一点,猴精就用树条抽她,打得鲜血淋淋,还不准她哭。

她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每天深夜都想自己的爹妈,想得偷偷地哭。

一天,黄狗嗅着她的气味找到了朝天洞。

她就把银项圈摘下来,叫黄狗叼回去送信。

一天深夜,兜花姑娘等猴精睡下后,又开始偷偷地啼哭。

就在这时,一个白胡子老人出现在她面前,对她说:姑娘,你想逃出去就要找来很多松脂,因为猴精每天中午要在洞外的石头上晒太阳,你把松脂涂在上面,猴精坐上去就起不来了。

从此以后,兜花姑娘每天等猴精出去后就到森林里找松脂,把松脂一滴一滴地聚集起来。

时间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兜花姑娘终于收集到很多松脂。

一天,她把松脂涂抹在那块大石头上,猴精坐下去就被粘住,动弹不了。

兜花姑娘马上带上自己的伞,逃出了朝天洞。

她在大森林里饿了就吃野果、喝露水,晚上就睡在树上。

一个月后,她终于走出大森林,可是衣服、裤子全被挂破。

她羞于这样回到村庄,就急忙将伞布拆下来,罩住自己的下半身。

色彩鲜艳的伞布穿在身上还很好看,兜花就这样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她和爹妈团聚后,就用布仿照着伞的样子缝制了一条百褶裙。

很多姑娘们看到后都觉得裙子很新奇,而且看到她从森林里平安回来,以为可以避邪,就纷纷用布仿照着做。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远近村寨的姑娘都开始穿这种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