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3)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3)

2025-03-31 02:11:25

嘟哒哒竞技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单挑,在4—6米宽的场地上,两人面对面地站立,一人连续向对方抛出,接不住者就输了。

一种是单人嘟哒哒,在2平方米的场地上,两人同时向上抛接,最先接不住的就出局。

最后一种是分两队,面对面地排列,没有人数限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两队之间相距5米,比赛时只要有人接不住嘟哒哒,该队便输了。

队列抛接嘟哒哒时,由于参赛人员较多,众多嘟哒哒在空中翻滚,场面十分热闹。

五、傈僳族阔时敬祭每年的十二月,傈僳人都要过传统的阔时(过年)节。

届时,要举行多姿多彩的活动,其中的敬狗、祭三脚(火塘的支架)和祭祖最具有民族特色。

到了阔时,首先要做的是敬狗。

据说古时候,傈僳人种的粮食作物顶上能长出谷穗,中间能结玉米,根下还能生出土豆。

当地先民抱怨这样的作物在收获时很麻烦,天帝听到后,一怒之下收回了粮食作物,结果人间没了粮种。

这时,傈僳人养的狗昼夜不停地对着天上哀吠,替人类求粮种。

最终,天帝被感动了,把粮种重新还给人们。

傈僳人为了记住狗的恩德,在舂阔时粑粑时就把舂好的第一窝粑粑留给狗,然后祭三脚、祭祖,最后才自己吃。

傈僳人往往在阔时前就舂好糯米粑粑,宰杀年猪,准备好过节的所有物品。

大年三十傍晚,家里的老人手持栗树枝清扫家里的烟尘,并用簸箕接住灰尘。

扫除堂屋、火塘上的尘埃后,就开始祭三脚。

老人在三脚的每个腿上贡一份粑粑和猪肉片,然后端起一碗酒,面对三脚念祭辞:‘三脚’是我家的保护神,新的一年里,你要让我全家平安健康,再把酒洒进火塘。

此时,三脚神的祭祀才算结束,全家才可以杀鸡准备除夕饭。

大年初一,傈僳人用猪头肉、粑粑和酒来祭祖。

主持祭祀的祭师由族里德高望重、熟谙祭祀的长者担任。

这天早上,人们很早就准备好祭品。

祭师到家以后,开始口若悬河地念祭文,祷告祖先的亡灵,保佑这一家人生活幸福、家道兴盛、平安富贵、五谷丰收、六畜兴旺。

祭祀结束之后,全家人才能开始享用新年的早餐。

六、傈僳族刀杆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一位对傈僳族有恩的汉族英雄而流传下来的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举行。

这天也是这位英雄的忌日,傈僳族人用上刀山、下火海等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报答恩情的心意。

围着篝火舞蹈的人们相传明朝时,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到云南边疆安边设卡。

他到边疆后,体察民间疾苦,帮助傈僳族人发展生产,使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因此受到傈僳族人的爱戴。

后来,王尚书遭奸臣诬告,被皇上调回朝廷。

二月初八,朝廷为王尚书设宴洗尘,奸臣竟然用毒酒害死了他。

不久,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傈僳族的所有山寨,人们为了给王尚书报仇,就把他遇害的日子定为操练武功日。

每年的这天,练武者都要苦练本领,传授功法,经代代相传就成了刀杆节。

刀杆节这天,傈僳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方八面汇集到刀杆场参加刀杆节的开幕式——跳火海。

夜暮降临后,刀杆场上燃起许多火堆,广场中央更是燃起四个火堆,把全场映照得通红。

几声锣响之后,场上的人就手拉着手,围着明亮的火堆跳三弦舞。

当场中央的四堆大火烧得只剩下红火炭时,主持人就宣布跳火海开始。

这时,四个赤着双脚的骠勇汉子跳到烧红的火炭里,在里面不停地弹跳,脚步踩起的火花四处飞溅。

他们还表演各种绝技:有的手拿通红的火炭,在脸上和身上擦洗;有的则拿着火球在手中飞快地翻滚、搓揉。

看过表演后,很多围观的群众也闯进火海,脱去鞋光着脚毫不畏惧地在火堆里跳来跳去。

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跳动后,火炭都被踩成碎粒,跳火海活动随之结束。

第二天,刀杆场上早就竖好两根20多米高的树杆,上面交叉着36把刀刃朝上的长刀,每把相距1尺左右,每10把中又用两把长刀交叉起来。

中午时,人们再次来到广场,主持者宣布上刀山开始。

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昨晚跳火海的4名大汉头戴蓝布帽,身装大红袍,赤脚来到刀杆树下。

喝完一大碗酒后,他们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上层的刀梯,赤脚踩蹬在锋利的刀刃上,运用练就的气功撑着脚掌,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上到杆顶以后,他们表演各种动作,并把杆顶插着的小红旗抛向四方。

七、傈僳族狂欢节傈僳族的狂欢节就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澡塘会,它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盛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每年从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和峡谷里的傈僳人就背着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相会。

他们在这里的岩壁下、石洞里或者石缝中铺上很多干草,展开带来的被子,组成在这里的家。

然后,人们都下到烫人的石砌温泉澡池中尽情地浸泡着,在温泉中舒展筋骨、洗去污垢。

男女老少相聚在热腾腾的温泉里,相互间帮着搓洗、悠闲说笑、嬉戏打闹。

洗澡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对歌跳舞。

傈僳族人认为:用天然温泉的水洗过身体之后,人在新的一年里不会生病,所以他们把洗温泉又叫洗百病。

在澡塘会期间,傈僳族除了进行温泉洗浴之外,还举行一系列其他活动,如精彩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弩和打秋千比赛等。

年轻的男女还要举行通宵达旦的赛歌,一唱就是整整三天。

据说形成这种风俗的原因是:傈僳人大多分散居住在大山里,人与人的交往受到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的限制,人们之间缺少联系和往来,澡塘会则为他们进行社交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