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人在播种和除草前还要举行祭谷仪式,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祭祀了谷魂,自己所收获的谷粒才能饱满。
秋收开镰之前,人们要挑选一个属蛇的日子,在达曼的带领下身穿盛装来到田边,群体面向东方,用镰刀割倒一捆稻穗,舂出新米,煮出新米饭,再放上一包肉菜,到寺庙敬献给寨神和祖宗。
然后,全寨才开镰收割。
打出稻谷后,布朗人要请白摩(巫师)祷告,其口里念道:谷魂谷魂,大家来请你,怕外面下大雨,不让你住岩洞里,不让你住树缝里,请你住到家里的仓房。
等他把谷魂请到仓房住下后,全家人再围着粮仓走三圈,经过这个仪式后,稻谷就可以吃了。
三、栽曼与召曼栽曼、召曼是布朗族人经常使用的两个称呼,意思是寨心和寨主。
以前,布朗人的祖先认为村寨也有心,所以在建村寨时就在村中央竖立栽曼,作为村寨的主心。
栽曼其实是几根木桩,呈四方形,顶端都被刻成人头状。
栽曼是人们信奉的寨神的灵台,他们大多是古代的部落首领和英雄,布郎族人认为其可以保护全村人,并保佑本村寨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因为栽曼很神圣,所以立栽曼是全村的一件大事。
在竖立之前,要通过占卜选择一个好日子,到时先举行祭祀,再由全寨人一起动手把寨心柱竖立起来。
有了寨心之后,很多祭典就在这里举行。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还要防止牲畜踩踏它。
召曼是村寨之主,他不是继任、选举或者指派产生的,而是按照古习俗用抽签的方式产生的。
抽签仪式就在栽曼前举行,谁抽中了签谁就是召曼。
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仪式改在佛寺内举行,由和尚监选,并增加了一些规定。
比如:召曼的候选人必须是康朗(当过和尚而还俗的知识分子),而且必须是有妇之夫,但不能住在妻子家里。
举行抽签仪式时,寺院的主持在若干竹签中抽出一根写上召曼,然后把它和其他签混在一起投进铜罐,并向神佛祷告:全寨人当着佛的面,抽签选‘召曼’,神佛在上,万事皆知明,谁要是适合当‘召曼’,神佛就让他中签!主持祷告结束后,全寨的男子就开始抽签。
他们要到佛像前抽签,且必须先把头巾脱下,跪在地上抽。
召曼选出来后,就站在佛像前由主持向他滴水、拴线,其他人则在佛寺周围敲象脚鼓和芒锣表示祝贺,然后所有抽签的人和新头人、佛爷一起用餐。
召曼选出来后是不能任意更换的,因为他的更换是由神来决定的。
如果村寨里经常发生牲畜和人员受伤,或是牲畜跳上栽曼台内的情况,就表明召曼亵渎了神灵,大家就会重新举行抽签仪式,选出新的召曼。
四、拥与邦拥和邦是布朗族居住的村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建寨时是否举行过建寨的仪式。
举行过仪式的村寨叫拥,而没有举行过的则叫邦。
布朗族生活的地方按照布朗族的古老传统,建村寨时要举行仪式。
建寨前,先仔细挑选好寨址,而且要用占卜的方式选择好村寨的位置。
布朗族选择寨址所参考的主要条件是方便人们种地,因此大多村寨都建在山坡上,只有少数村寨建在河谷地。
据说这是因为布朗族很怕水鬼,所以大多山寨都不建在水边。
村寨的地址和方位均确定好后,人们就请来寨主或寺院的主持举行建寨仪式,大家则按照他们的指点,用茅草绳先把寨子的范围圈出来,并在这块地中间打一些木桩,再用白线拴着木桩结成网。
接下来,由主持与寨主围着木桩念经、滴水,其他人则跟在他们后面跳舞,然后大家把圈寨子的草绳头尾连接在一起,表示所有人愿意团结地居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