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十二章 拉祜族文化(2)

第十二章 拉祜族文化(2)

2025-03-31 02:11:25

当天晚上,村里的年轻人还要闹新房。

传统的闹新房过程是:新娘端来热水,甜蜜地喊自己的丈夫洗脚,并帮他把脚洗干净。

这时,来闹新房的故意用灰把新郎的脚弄脏,让新娘重洗。

有的干脆在水里撒很多灰,让新娘重新打洗脚水。

经过反复多次的戏弄,新娘才能把新郎的脚洗好,然后把一双新鞋给他穿上。

有时候,来闹新房的人还让新郎和新娘表演节目,向他们索要喜烟和喜糖。

等闹新房结束后,年青人们还要吹起芦笙,载歌载舞,庆贺他们喜结良缘。

婚礼结束后,新郎带着锄头、毯子等生产和生活工具,并抱一只公鸡和母鸡,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同新娘一起到女方家上门,时间为三年。

在这三年时间里,新郎可以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还可以帮助家里干活,但是不能居住。

三年的上门结束后,丈夫带着妻子和子女回到自己家里生活,还可以重新盖房屋另立门户。

如果在上门的三年内,男子继承了女方家的财产,那么他就要永远留在女方家。

拉祜族男女对爱情非常忠贞,婚后他们上山打猎、下河捞鱼,经常是同出同归。

过去,拉祜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则禁止五代以内的直系血亲结婚。

拉祜族还严禁纳妾,不允许婚前发生性关系,也不许婚外发生性关系,违反者将遭到很重的惩罚——被赶出寨子。

三、拉祜族射弩拉在拉祜语中的意思是虎,祜的意思是火烧的食,拉祜的意思就是用火烤吃虎肉。

从名字中就可以知道历史上的拉祜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现在的拉祜人依然擅长射弩。

弩是由弓发展而成的一种远程杀伤性武器,由弓和弩臂、弩机三部分构成。

弓横向装在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

弩臂可以撑弦,并供人托持;弩机用来扣弦和发射。

射弩时,把弦拉开以弩机扣住,把箭放在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扳动弩机,弓弦回弹后,箭被射出去。

传说:战国时期楚国人琴氏发明了弩,地处南方的楚国不可避免地与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了冲突,少数民族则从战争中受到启发,学会了弩的制造方法。

由于弩射击准确性很高,所以它受到少数民族的钟爱。

到今天,弩还是拉祜族成年男子必备的工具,而且他们把弩和烧饭用的三角架看作是家族的支柱。

拉祜族的男孩长到10岁时,就开始跟着家长学狩猎。

在学射弩时,先练习射树叶,然后再射跑动的物体,逐步提高射弩的技艺。

拉祜族人还经常举行射弩比赛,在高大的柏树上划个圆圈,插上三支箭,参加比赛的射手们在50米之外瞄准目标,连发三箭,要把柏树上插的箭全射下来。

一些技艺高超的人,一箭射出,可以把箭杆和箭花都分成两半。

在生活中,拉祜族人喜欢用弩弓射杀飞鸟,命中率相当高。

拉祜族青年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在射弩比赛中往往会取得优异成绩。

四、拉祜族名菜剁橄榄拉祜族的名菜剁橄榄,也叫橄榄剁生,是西双版纳拉祜族人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一道民族风味菜肴。

剁橄榄因用橄榄树皮作菜的主料而得名,又由于这道菜中要用乌骨鸡作配料,所以也叫橄榄乌骨鸡。

制作前,需备4段人工栽植的粗壮橄榄树枝,每段长20厘米;配料是一只刚打鸣的雄鸡或乌骨鸡;佐料为适量香蓼、芫荽、草果粉、大蒜、姜、精盐、味精、小米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