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老人杨绛百年风华:杨绛传 > 第七章 定居京华(5)

第七章 定居京华(5)

2025-03-31 02:11:26

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西方城市的众生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它对欧洲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高乃依的《戏子的梦想》,都曾采用过这部书里的故事或提到过这部书。

杨绛翻译的《小癞子》最初是根据法译本转译的,中译本于一九五○年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初版,后多次重印,至一九六○年,杨绛又重新修订。

十年动乱结束后,杨绛又根据富尔歇?台尔博斯克校订的一九五八年版西班牙原文本重新翻译,一九七八年七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一九八三年后,杨绛又根据新版本重译,使译本日臻完善。

这时的钱钟书住进城去了,他临行不嘱咐她照管女儿钱瑗,却嘱咐阿瑗好好照管妈妈,钱瑗很负责地答应了。

他们家里的老李妈年老多病,一次她生病回家了。

那天下大雪,傍晚钱瑗对妈妈说:妈妈,该撮煤了。

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钱瑗知道妈妈决不会让她撮煤,所以她背着妈妈一人在雪地里先把白雪覆盖下的猫屎抠除干净。

有一晚女儿有几分低烧,杨绛逼她早睡,她不敢违拗。

可是她说:妈妈,你还要到温德家去听音乐呢。

杨绛的同事温德常请学生听音乐,他总为杨绛留着最好的座位,挑选出她喜爱的唱片,钱瑗照例陪妈妈同去。

杨绛说:我自己会去。

钱瑗迟疑了一下说:妈妈,你不害怕吗?钱瑗知道妈妈害怕,却不说破。

杨绛摆出大人架子说:不怕,我一个人会去。

钱瑗乖乖地上床躺下了。

可是她没睡。

杨绛一人出门,走到接连一片荒地的小桥附近,害怕得怎么也不敢过去。

她退回又向前,两次、三次,前面可怕得过不去,她只好退回家。

钱瑗还醒着。

她只说不去了。

钱瑗没说什么。

这时钱瑗不上学,就脱离了同学。

但是她并不孤单,一个人在清华园里悠游自在,非常快乐。

杨绛买了初中二三年级的课本,教她数学(主要是代数,也附带几何、三角)、化学、物理、英文文法等。

钱钟书每周末为她改中、英文作文。

代数愈做愈繁,杨绛想偷懒,就对钱瑗说:妈妈跟不上了,你自己做下去,能吗?钱瑗很听话,就无师自通。

过一天杨绛问她能自己学吗,她说能。

过几天妈妈不放心,叫她如有困难趁早说,否则妈妈真会跟不上。

她很有把握地说自己会。

杨绛就加买了一套课本,让她参考。

钱瑗于一九五一年秋考取贝满女中(当时称女十二中)高中一年级,代数得了满分。

她就进城住校。

她在学校里交了许多朋友,周末都到家里来玩。

杨绛夫妇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女儿的朋友也成了他们的小友。

后来钱瑗得了不治之症住进医院,她的中学朋友从远近各地相约同到医院看望。

做母亲的杨绛没想到,不到十几岁小姑娘间的友情,竟能保留得这么久远!她们至今还是杨绛的朋友。

三建国后不久,人民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国知识分子中开展了一个学习和改造思想的运动,即人们常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一九五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和《毛泽东选集》的出版,推动了学习党史和理论的高潮。

九月份,北京大学十二位教授响应党的号召,发起北大教员政治学习运动。

由此开始,首先在北京、天津各高校教师中,开展了一个比较集中的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

二十九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应邀在京津高校教师学习会上向三千余名教师,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

在报告中,周恩来就知识分子如何正确认识思想改造,确立革新立场、观点、方法等问题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