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地界:此地风光不再 妓女的等级部分地通过地界的区划表现出来,什么样的地段就有什么样的等级。
民国期间出版的大多数欢场指南以及同时期的小报文字,都以大量篇幅关注娼妓业的空间分布。
作者们开列马路街道、巷子里弄的翔实名单,指明各种等级的妓院的位置,还有的记载了一些等级的妓女从一处搬迁到另一处的情形。
⑨对这些作者来说,登录场所的乐趣看来并不只在收集和重现地名,而是在诵念地名的过程中唤起那已经消逝的世界。
写于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的作品中,作者回忆起19世纪初叶的情形。
那时黄浦江上有船舶载妓应客;妓艘游弋于停泊在港口的汽船间,舟子高声唤客,有意的商贾便请上船来。
描写妓艘的文字总会提到女人之美艳,衣衫之讲究,以及江面上飘过的悠扬笙笛。
到了19世纪中叶,不知何因,船妓登岸,群居于老城区的虹桥一带,所应的嫖客为广东福建的商贾。
1860年间,太平军围城,许多妓女因迁出老城区,搬到了租界(公共租界始建于1845年,37法租界建于1849年)。
百年间长三、幺二妓院等不停地迁徙租界,有些资料称这种现象与西洋人来后上海日胜一日的繁华有关。
在民国作家的忆旧文字中,19世纪最后的二三十年一般被标以上海名妓的黄金时代。
1917年时有位作者写道,从前富豪们在青楼挥金如土,故市面兴旺;对比之下,他生活的时代虽说妓院和妓女的数量大增,光景却是大不如先前,按他的说法,是白银外流的缘故。
往日里,男宾云集青楼,据称只为笙箫欢歌,名流聚首;性事不说没有,却非采撷之重,倘使发生,也说成是一桩柔乡韵事,而非赤裸裸的钱性交易。
19世纪后期,上海老城区内挨着北墙的里坊为妓院麇集之所。
文人们笔下收进了那里的花园、围篱、竹帘掩映中的红衫绿袖,还有那顾盼之间的万种风情。
最高档的长三妓院亦荟萃于公共租界的四马路(现福州路)和宝善街(现广东路)上的弄堂街坊,许多文章怀着深情历数了这些里弄的名字。
民国时期,那一带是公共租界的商业中心,就在青楼近处,绸布庄、服装店、药房、报亭书店、戏馆、影院、酒楼和旅社鳞次栉比,沿街排开。
隔了几个街区的妓院,就低了一档了,也是几经迁徙过来的: 先是从老城区搬到小东门,后来一场大火烧了许多堂子,再后来搬到公共租界,在河南路、北京路、东西棋盘街和鸡鸭弄(老北门外)等处安顿下来。
1920年后,公共租界开始禁娼,妓院遂逐渐移向法租界,沿着爱多亚路(即爱德华七世路,现名延安东路)两侧开设起来。
作者们以诱人的笔墨勾画海上风月场,只道那是僻静、雅致、隐蔽的去处,富绅巨贾会粉黛,丝竹袅袅,绕室盘桓。
描写的青楼女子,无不衣着得体,颇懂自爱,全然没有暴露在人们视线下的一般娼妓行径。
自19世纪末,属于公共租界的南京路一带便聚合着拼命拉客的马路娼妓(一则文字痛斥冶叶倡条,称之为鸠盘荼不足当雅人一盼),而城外临河一带,亦多娼家,编竹为篱,抟泥成壁,湫隘殊甚。
稍自爱者每不屑处。
公共租界北面虹口区内的北四川路,则集中了广州、东洋、韩国和(十月革命后的)白俄妓院,厕足其间的还有舞厅、影院、茶室、餐馆、澡堂、美容院和按摩院,38其中自有许多打临工性质的娼妓。
到了20世纪,大世界(1917年开张)一类的游乐场和永安公司等百货公司的屋顶花园开始有女子弹奏琵琶,演唱戏段子,而端茶送水的女招待也兼做陪伴女郎出卖色相,收取一份额外的报酬。
据说高级妓女十分注意身份,与野鸡掰扯得一清二楚,为此不惜迁徙搬家,以示不与同流合污,以为区别。
无论长三、幺二们本人是否真的以门户决定栖息地,几代作者所作的地界区划却表明,曾是高等妓院渊薮的福州路(四马路)到了30年代已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等次的堂子都有了。
甚至在书场中,倡优在台上弹奏说唱,台下就有娼妓巡游于听众间拉客。
时光流逝,旧时的高级青楼区衰败下来,档次一降再降,由此指南书中便常能听到此地风光不再的喟叹。
当作者们说起浙江路上原先是青楼胜地的迎春坊现在却为三等野鸡的窝场,曾经赫赫有名的虹桥也变成担菜负薪者的征逐场所,无不唏嘘黯然。
花底沧桑、陵谷变迁之评说,确立起书写高等妓女文字的一大主题: 怀恋逝去的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