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几次三番,赠我仙家重宝,《礼》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贫道现在虽然只是凡夫俗子,却也不敢失礼!写完丁甲十二个石敢当,徽宗忽然起了感谢时八的心思。
徽宗原地想了想,一拍脑门,将时八请进了他的私人藏宝阁。
区区人间俗物,不敢入道友法眼,徒为礼也!道友请随意挑选!说着,徽宗顺手关上了房门。
看那架势,今天时八不挑几件礼物,就是不给他面子,不给他面子,今天就别想离开了。
时八却早被满屋子的奇珍异宝晃花了眼。
大致扫过,皇帝的收藏,金石珠玉少,诗书字画多。
时八的目光,第一时间被挂在壁上的诸多画卷锁住。
《蝴蝶梦家万里》《踏花归去马蹄香》《嫩绿枝头袖一点》《竹锁桥边卖酒家》《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诗帖》……时八倒不是有多么喜欢观书赏画,这些画到底有多么好,到底又好在什么地方,他一样也看不出来。
只是所有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让他心跳加倍的系统说明:可与阵图结合。
跟《天演算经》《地相图谱》《几何原本》一样,可以与阵图结合!效果包括给阵图加品质点,并视画的不同,附加各种属性与特效。
时八的两只眼睛顿时亮成一百瓦的白炽灯,眼睛里几乎长出两只手,爱不释手地摸摸这幅,摸摸那幅。
徽宗见状一喜:原来道友也是爱画的雅人!语气轻快,亲切,惊喜。
将时八引为了臭味相投的知己。
呃……好画!好画!时八不住口地称赞道。
道士喜欢,尽情挑选!徽宗说是这样说,时八却不好意思真的尽情挑选。
如果尽情,当然是将这里的收藏,不管字画,还是金石,统统打包带走。
这事只能想想。
时八脸薄,做是做不出来的。
换做时七时,或是新星小强这帮猛人,才不会跟npc讲客气。
嗯。
如果旁边有人带头,没准时八也能跟在后面混。
如果跟徽宗这个道友不认识,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可惜呀可惜!时八强忍冲动,将壁上的画作一一仔细观赏。
《竹锁桥边卖酒家》画面上是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则是一片竹林,唯有那郁郁葱葱的翠竹,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画的什么,不是关键,关键是系统属性。
加阵图品质点:999.时八的阵图温养了这么久,到现在,品质还是绿,品质点:8179/10000.得,这样的画来两幅,时八的阵图就能升级了。
品质点之外,此画还加一个特效:锁字诀。
加格挡,加闪避。
原图意:酒家被竹木锁在林内。
阵图意:玩家置身林内,攻击被锁在林外。
借用竹木之力,格挡,闪避攻击。
地貌加成:树林等植被丰茂处。
宫位加成:杜宫。
好画!时八赞道。
手一挥,此画平空消失。
徽宗眼皮一跳。
看了几幅,走了几步,又看到一幅好画:《山藏古寺》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唯有一个老和尚在溪边挑水。
没有直接画古寺。
系统属性:加阵图品质点:999.特效:加隐匿,加闪避。
意境深远,加微量阵图空间,加阵图耐久。
地貌加成:山林。
宫位加成:杜宫,休宫。
好画!时八又赞……徽宗嘴皮一哆嗦。
又走几步,看到另一幅:《芙蓉锦鸡图》画面上有只漂亮的野鸡,站在芙蓉花枝头,抬眼望着一对翩飞蝴蝶,将要起跳,花枝被压得下坠,花叶随之翻飞。
右上有徽宗的招牌瘦金体题诗。
右下落款。
右下角最末一个天字,也是他的招牌。
天字上的一横,跟下面的大,脱节。
意为天下一人。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幅画的系统属性:加阵图品质点:888.加气运:1(点).品质点什么的也就算了,气运可是个好东西。
这就相当于给阵的所有队员与士兵,都加了一点的士气与幸运。
士气就是战斗力,幸运就是闪避与暴击与掉宝率。
好画!时八毫不犹豫地一赞。
徽宗身子一抖。
接下来,又见到一幅加气运的御题画:《腊梅山禽图》。
没说的,赞!徽宗脸都白了。
时八再收两幅,看徽宗大病初愈一般的样子,见好就收了。
接下来两天,他就住在京城同升平客栈。
一条消息在京城暗暗传开:皇帝面前的道友大袖人,也是一名爱画成痴的雅士,皇帝亲自赠送名画幅云云。
一时间,升平客栈,达官贵人源源不绝,人手一幅或几幅名画。
时八一边应酬,一边收画。
痛并快乐着。
直到第二天午后,一个名叫张择端的画师来访。
张择端?名字蛮耳熟的。
听到来人的自我介绍,时八还在想。
张择端已经开口说道:小的此来,只为有一画,欲献当今圣上,求道长代为引荐,感激不尽!什么画?时八好奇地问。
未曾取名。
张择端说着,将一轴画卷展开。
很长很大的一卷画。
时八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画。
画里边的场景,也很眼熟。
想了想,是了,这就是从京城上空飞过时,看到的汴京的场景。
看系统属性,则是:无名的画,属性未知。
求道长代为引荐,在下感激不尽!张择端恳切地说。
卷起此无名画,又拿出另一幅画。
区区微物,不成敬意!还请道长慈悲,玉成小心夙愿!《山居春晓》,加品质点945,意象深远,空间辽阔,加少量阵图空间,加耐久。
好画!时八收了《山居》,拿人手短,送他去见了皇帝。
皇帝见了无名画,从头看到尾,再从尾看到头,仔细端详,看了又看,不住口地赞叹:好画!赞了一番,提笔为画取名: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