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贩子在唐朝全集 > 第二十一章 真相与谜团

第二十一章 真相与谜团

2025-03-31 02:14:31

柔又问道:夫君便只是怀疑此扇为假,但外边来人娘的亲弟弟,想来总也不能是假的吧。

这事又当做何解呢。

卢鸿也是怀疑,前思后想,命人立刻去把洗砚叫来,就说自己有事要问他。

洗砚来后,一脸忐忑,显是怕卢鸿知道自己向主母告密后要处罚自己。

卢鸿此时也无心与他计较,见了直接便问道:洗砚,今天庭芝找到府上,究竟是何情景,你细细说来。

洗砚见不是问自己告密之事,心神稍定,这才将上官庭芝到来的情景一一说来。

上官庭芝此来,并不是直接到府上找的卢鸿,而是说是洗砚在长安的时朋友,请看门的将洗砚喊来。

待洗砚见是上官庭芝,才将其领入的。

卢鸿又问了几句,那上官庭芝来时只独自一人,也无马车相送。

据他说是化装偷偷跑来的,因此无人跟随。

卢鸿最后道:如此说来,此事定然有诈了。

长安距离范阳,长途跋涉。

他一个富家公子,居然脸手之上并无灰尘之色。

衣服鞋子虽然破旧,却绝无脏污。

若说他是自己千里独行,只怕难以置信。

洗砚听那上官庭芝居然是做伪来骗诸人,不由又惊又怒,瞪大了眼睛不知说什么。

郑柔道:只是这位上官公子这般做法,有何目的?其中只怕还有些不可告人之处呢。

卢鸿点点头道:这也容易。

洗砚,你带我去客房。

究竟如何,一问便知。

卢鸿一路上,又把前后诸般事思来想去,心中暗暗定计。

不多时。

已经到了客房。

推门进去时,上官庭芝楞楞坐在榻上,正在发呆。

一见卢鸿推门进来,上官庭芝一楞,啊地一声站了起来,随即又连忙施礼道:卢公子,你怎么来了?卢鸿不发一言,只紧紧地盯着上官庭芝。

上官庭芝心虚地低下头,口中却道:不知公子准备何时进京?可是准备好了?卢鸿叹了口气,看着上官庭芝局促不安的样子。

忽然问道:庭芝,你为何要害你姐姐?上官庭芝倏地抬起头,随即脸色一下子变得青白,尖声叫道:你胡说!我怎么会,怎么会害姐姐的!哦?卢鸿不为所动,轻轻问道:那这扇子,可是你姐姐要你带来的?上官庭芝一下子脸色通红,却歪着头,眼看着别处,只管说道:当然是了。

难道你的眼力。

还看不出这是姐姐画地么?卢鸿沉声道:庭芝!你要我去长安救你父亲和姐姐,这是何等大事!你居然还对我吞吞吐吐。

半遮半掩!上官庭芝头又垂了下去,口中嘟囓几声,便一言不发。

卢鸿看着他,冷笑一声道:是衡阳公主让你来的吧!上官庭芝一下子抬起头来,睁大眼睛道:你怎么知道?难道——卢鸿一见上官庭芝这作派,自然知道自己猜对了,打断他道:你不用管我怎么知道的。

现在先把前因后果,给我说清楚。

上官庭芝垂头丧气,这才慢慢地将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原来上官庭芝前边所讲的上官仪入狱一事,确是真的。

此事说来也有些蹊跷。

本来太子一党。

均已经被抓入狱,并无上官仪牵扯在内。

直到事件渐欲平息时,忽然来人将上官仪带走,说是有人招认出来。

上官仪亦有参与谋逆嫌疑。

上官仪平素交往之人不多,此时自然无人相救,上官玥只得求衡阳相帮。

虽然衡阳公主出力甚多。

但也只保得暂时无事。

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

上官庭芝年纪尚小,看姐姐日日为着相救父亲一事,奔走无门,心中难过万分。

正在此时,衡阳公主却偷偷派人将他找来,对他言道,要救上官仪,自己诸人都无法可想。

唯有卢鸿,一来深得魏王李泰器重,二来胸中计谋万般,三来身分不凡,四来与上官玥情谊颇深。

只有想办法请得卢鸿来长安,设法搭救,方是上计。

上官庭芝对卢鸿崇拜万般,只是闻说回家娶亲,置自己姐姐于不顾,颇为怨恙。

此时听衡阳如此一说,也觉得果是妙计。

衡阳公主又道,上官玥心高气傲,必然不愿去求卢鸿。

只有想办法由上官庭芝暗暗去范阳,将卢鸿骗来长安才好。

公主给了我那把扇子,说道你见了,必然会来长安。

她对姐姐说为了安全,把我找个地方安置好,免去后顾之忧。

然后就派了两个人,带我一路来范阳找你了。

那两个人呢?我也不.那公主说了没有,我们去长安后如何行动?公主道,让我劝你不要惊动他人,只轻车简从,悄悄前往。

还说到长安时她自会有人接应,保证神不知鬼不觉混进城去,到时候带你到她一处府中就是了。

—卢鸿又反复盘问了上官庭芝半天,直到确认再无疏漏,才停下来。

上官庭芝大是着急,连声道:卢公子,我骗了你是我不对。

只是那姓陆的确实对姐姐不怀好意。

你可不能放手不管。

卢鸿道:我知道了,你先休息。

过两天,我着人送你去书院中安置下来。

至于救你父亲和姐姐的事,我自有主张。

上官庭芝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连声道:我不去书院。

如果你不去,我还回长安去。

卢鸿道:庭芝,不要胡闹了。

你回长安能做得什么?还不如好好到书院,听我安排,努力学业。

若真今年科举中能有所得,或许还能为营救你父亲之事,帮上些忙。

上官庭芝听了,也觉得卢鸿说得有理,才不再说回去之事。

只是反复说要卢鸿千万快些想办法。

卢鸿也没功夫与他纠缠,要他早早休息,不必胡思乱想,自己却起身,再来寻卢祖安。

卢祖安回来时间不久,已经闻说了上官庭芝来寻卢鸿一事,只是还不清楚其中详情。

见卢鸿过来,将其中原委一一说明,卢祖安拈须沉思不语。

良久卢祖安才道:鸿儿,此事颇有些蹊跷。

上次你我父子也曾议过,这位衡阳公主行事,令人难以猜透。

她这般对付你,却是为了何事?卢鸿一直以来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摇头道:儿子也想不太明白。

不过想来,不外是庙堂之上,争权夺利之事。

由近一段情形看来,估计是与储君之位,脱不了干系吧。

卢祖安眯着眼睛,手指轻轻在案上敲了一会,才道:那衡阳公主自己身为女流,无论如何做不得储君。

除非是她背后,另有其人。

以目前来看,这位公主与废太子、魏王俱非一党,不知还有哪一方势力,可以争这位子的?那晋王李治,据称生性懦弱,不得当今圣上欢心;而吴王李恪,虽然称为文武全才,又是圣上第三子,为安州都督这几年来,颇有声望,但依其母亲的背景,绝无为储地可能。

卢鸿心中一动。

卢祖安自然不会看好李治,但卢鸿却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这位软弱的晋王殿下日后却会被立为太子,进而登基称帝。

生性懦弱云云,是当不得真的。

这些皇家子女,自小耳濡目染,只怕最软弱的,也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何况长孙皇后一共三子二女,那衡阳公主既与二位兄长不睦,又与李治相得,那其背后的势力,极有可能便是李治一方。

具体说来,不过是其舅舅长孙无忌等人。

长孙无忌乃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自小便与李世民友谊深厚,自起事之时起,便跟随其侧。

太宗即位时,以功劳第一任吏部尚书,又封为齐国公,其宠信可说一时无二。

在卢鸿前世记忆中,这位长孙无忌大人在李治即位过程中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若说其中没有什么勾当,打死也没人信。

现下魏王一党气焰极盛,长孙无忌虽然是李泰的亲舅舅,但一直以来都是力挺废太子李承乾。

此次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那长孙无忌为着各方面目的考虑,极有可能力压李泰,转而扶持相对暗弱地李治上台。

此时,卢鸿以及其背后世家的力量,便是各方都不可能忽略地一方重要势力。

卢鸿抬起头来道:无论其身后是何方势力,儿子以为,不妨试着接触一下。

以目前形势看来,李泰上位后,绝不会与世家亲近便是。

与其坐等,不如借着衡阳公主这条线,扶持一个与我们更为亲密的势力上台。

卢祖安想了半天,摇头道:此事风险太大。

依目前情况看来,魏王李泰为储,基本已成定局。

此时若掺和到储位相争的漩涡里去,一旦不成,反倒激怒李泰,于我们大大不利。

鸿儿,你已是有了妻室之人,那上官玥或许美貌,但孰轻孰重,你应该分得清楚。

卢鸿沉声道:爹爹,此事非是儿子因上官玥一事,才要参与其中,而是利益相关,不得不为。

哦?卢祖安睁开眼睛看向卢鸿道:却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