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贩子在唐朝全集 > 第二十二章 八卦年代

第二十二章 八卦年代

2025-03-31 02:14:31

过了一会,孔颖达才将其中原委讲给卢鸿听。

原来这位十四子李明,其生母乃是姓杨。

这位杨妃,居然是巢刺王原来的妃子。

巢刺王便是李元吉,玄武门之变,与李建成同时被诛。

李世民登基后,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

贞观十六年,又追封为巢王,谥如故,故称巢剌杨妃亦是前朝皇族女,乃是李元吉的王妃,若说相貌,确是天生丽质。

杨妃一向与当时尚为秦王妃的长孙皇后相得,李元吉死后,长孙氏便邀其到秦王府中居住。

不想一来二去,竟与李世民有了情谊。

李世民得登大宝,居然便明目张胆地将这昔时弟妹纳为宫中妃嫔。

即使是风气开放的大唐,这事说来也有些骇人听闻。

到后来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居然欲把杨妃立为皇后。

此议引得群臣纷纷反对,尤其是魏征死谏道: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李世民无奈,才罢此议。

但也不肯再立皇后,对杨妃的宠爱,亦是有增无减。

只是杨妃自入宫来,虽然多承雨露,却一直无子。

直到前不久才得此子,只怕皇后之议,要再启事端了。

卢鸿听得眼睛都直了,没想到唐时风气居然开放到这种程度。

怪不得李治提起来这事来,一脸的不自在。

想来对这杨妃,心中是恨得紧了。

不数日,果然有诏,准孔颖达致仕还乡。

以于志宁为左庶子,而祭酒一职,却是原中书侍郎杜正伦任此职。

杜正伦原为中书侍郎。

兼太子左庶子,只因受李承乾牵连,迁为州刺史。

此次复起,却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

孔颖达走后,卢鸿依然故我。

整日泡在自己那别府之中。

这一段他每每将那卷《临河序》置于手边展玩。

这卷东西写得与王羲之众多书迹气息更为高古淡然,每日相对,颇有所得。

闲暇之时,卢鸿便选些子石,雕琢成砚。

现在他这些砚已经越来越是简单,大多就着原石形状纹理,或雕些鸟虫,或制些小景。

所谓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自觉制砚之法,已渐入佳境。

卢鸿这一动手制砚。

可是喜坏了几个人,最高兴的便是太子李治。

这家伙身为太子,却实在是深得卢鸿衣钵真传,哪次来卢鸿这要不顺点东西走,就觉得是白来了一趟,吃了多大亏一般。

上次卢鸿偶然得了一块老大地杜鹃木根,一时技痒。

用了好几天的时间雕刻打磨,制成了一个摆件。

很是喜欢。

不想第二天出去转了个圈回来,东西就不见了。

怎么搞的?卢鸿大是愤怒,当即将看门地张老头喊来问道:今儿上午是不是太子殿下来过了?张老头挤了半天眼睛,侧着耳朵听了半天才大声喊道:公子说什么?是说让老头子抬什么?您放心,老张这身板结实着呐。

三百斤的东西咱抬起来就走!我是说太子!太子殿下!啊!太子啊!可真是好啊!今天上午来着。

还帮咱们收拾呢!老头子亲眼见的,扛了一大堆乱树枝子呢!跑得飞快!你说那可是咱大唐的太子啊。

唉,居然帮老头子我收拾院子!……老张头一边说着,一边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居然还掀起衣襟擦了擦眼角激动的泪花。

真是好太子啊!还知道学雷锋做好事了,都该发小红花了吧?老爷子你可记住了!下次太子来,一定要盯紧了!什么东西也别让太子拿了啊!可使唤不起这么贵重地人啊!不行!这家里没人,收拾不了我就认了,没人看家哪成啊?卢鸿发狠地道,事到如今,也顾不得阶级斗争局面是否和谐了。

洗砚,明儿你就去到长安给我买几个下人回来!洗砚一听大喜:公子你可是想开了。

我早就说应该买几个,哪有咱们这样大院子里没个人影的。

你就放心交给我吧嗯,你办事,我放这就是你买来的家人?卢鸿看着眼前这几位男女老少,目露怀疑之色。

洗砚有些扭捏地道:确实是有点老的老,小的小,小的主要是看这几位实在是可怜,据说都卖了半年没卖出去了不过身体还都不错。

这位钱大叔,看着显老,其实才四十多……卢鸿看了看一边所说四十多的钱大叔,满脸皱纹,弯腰叠背,怎么也觉得误差似乎大了些,便问道:你说的这位老钱是吧,是哪里人啊?钱叔咧着嘴一笑,只见口中牙都只剩三四个了,大声道:鹅姓钱!今年四十八咧!?这都说的什么啊。

卢鸿皱着眉又问道:我是问你家是哪的!钱叔笑得更欢畅了,大声说道:公子放心,咱啥都干得了!这身板结实着呐,三百斤地东西咱抬起来就走!说着把干瘦的胸脯拍得嘣嘣响。

得,明白了。

洗砚——洗砚低着头对卢鸿小声道:公子爷,我知道这钱叔年纪大了,耳朵又不好使。

可那天我去,见他一个老人家,还挺受人欺负的,一时忍不住就买回来了。

说着又着急地说:没事公子,不然你把我的例钱减出一块儿来,给这钱叔就行了,反正让他扫扫院子啥的,肯定是干得了吧。

卢鸿长叹一声:罢了洗砚,你的心思我明白了,反正看门的老张头也好不哪去,再多个倒省得孤单。

那边上这位大婶就是你找地掌灶的婆子么?算了算了,成不成地试试就知道了。

实在不行还是让老张头那婆子干着。

不过——卢鸿看了看一边四个预备丫环的形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洗砚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偷偷对卢鸿道:爷子爷。

这可真不是小地眼神不行。

临来时,少奶奶和红袖姑娘都特地嘱咐了,说放家里的丫头,一定得找安全地。

你看看——卢鸿以掌拍额,嘿然无语。

过了会子。

咬着牙抬着头来看了看这四位,对洗砚道:洗砚你看这样行不,这四位就先由你带着,早晚帮你洗个衣服啥地,你要是有意——别介别介,洗砚脸都白了,说话带着哭腔:我的公子爷,你就念在小地这些年鞍前马后也不容易,就饶的小的吧。

买的时候我就勉强领回来的,要真让我天天对着这几位大姐。

那不立马就崩溃了!出息!算了,没人要公子我就要着。

我还就不信了!你们四个,从今儿起就改名,挨个数,春兰秋菊,夏荷冬梅。

知道了吧?四女齐时粗声答道:奴婢知道了。

卢鸿缓缓地长呼一口气道:你们先下去收拾收拾,也容公子我喘口气。

适应适应。

春兰,上茶!卢鸿手摇折扇。

轻轻唤了一声。

对面的李治脸上略有兴奋之色,嘿嘿笑道:怎么?师尊也学着要金屋藏娇,听说昨天一口气买了四个身边的丫环?怎么了?不行啊。

我的太子爷,你可是堂堂储君,可不兴一听这事就眼睛发亮。

一脸……你看看你看看。

你这是什么表情啊?没事,在你这有啥装的?李治一边从春兰双手递上的茶盘中拿过茶。

轻品一口,对着卢鸿说道:师尊精于艺事,文雅绝伦,那这身边之人——扑!李治说着话一转头,乍冷见到春兰地庐山真面目,不由一口茶全喷到了案上。

当下呛得连连咳嗽不止,手指着春兰说不出话,眼睛瞪得从眼眶里直突了出来。

春兰见了连忙上前,又是拍背又是递巾。

可惜太子殿下不看到她还好,一见之下,又是连声咳了起来。

得了春兰,没你事了。

你就先下去吧。

卢鸿连忙道。

奴婢告退。

半天才喘息平稳的李治,看向卢鸿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明的味道。

师尊,这位春兰姑娘——怎么了?昨儿买了四个丫头。

春兰模样还算整齐点,才放在书房伺候的。

李治声音颤抖地道:天哪这还是整齐的,那不齐的都啥样儿啊……师傅啊,你不会是,这个这个,审美观念有些不对吧?怪不得我听说莺娘想以身相许你都不要,原来,你喜欢地是——胡说!我喜欢什么了我喜欢,还不是,还不是……卢鸿一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李治眼睛转了几转,随即一拍脑门,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嘿嘿,我明白了,定然是咱师娘不放心你吧,哈哈哈哈。

李治随即发出了一阵怪笑。

卢鸿眼睛也不由睁大了:这你怎么猜得到地?……才说半句,忽然醒悟到说漏了嘴,连忙止住,做出一脸严肃的表情来斥道:荒唐!甭装了我的右庶子大人,李治的表情就象刚偷到两只小母鸡的黄鼠狼一般,眨着漂亮地眼睛道:我从小就看得多了。

那宫里宫外,争风吃醋地事,咱门清着呢。

卢鸿仰天长叹:我的天啊,我都教出个什么样儿地太子来了,真是无颜再见世人了。

说罢,随手拿过案上一个砚屏,做势向头上拍去。

别动!李治双眼一亮,连忙止住卢鸿,伸手将那砚屏夺过来道:这又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