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年时代(1)

2025-03-31 02:14:51

(1879年10月~1901年秋)一 孝义之家陈氏家族是一个被帝王誉为孝义相从的世家。

宋仁宗在位时,陈氏聚族而居,人口多达37000人。

依文彦博、包拯等大臣的建议,1062年七月(嘉祐七年),宋仁宗派人监户分析,将陈氏人口疏散。

通过抓阄,陈独秀祖上一脉由湘而赣。

南宋末年,由赣入皖,迁入怀宁金锭桥渌水乡的十里铺。

1946年年底,陈独秀家族重刻《义门陈氏宗谱》,重刊了丙辰科进士殿试钦点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赵文楷1798年旧历八月写的序。

赵文楷是嘉庆元年(1796)的状元,赵朴初的五世祖,他写序说:陈氏啸峰先生自皖迁自太,去余庐数武遥。

幼自相狎,长相友。

品学素所推重,延为西席课诸弟侄辈。

陈啸峰由怀宁迁到太湖后,先住太湖北门内,与赵文楷家是邻居,两人从小在一起玩大。

赵文楷后来还聘了陈啸峰到他家做私塾先生,课其弟侄。

1798年夏,陈啸峰就刻《义门陈氏宗谱》一事写信给赵文楷,请他写序,并寄去有关宗谱的资料。

陈独秀的祖父叫陈章旭,字太占,亦字晓峰(1819~1889),即白胡子爹爹,盐提举衔候选知县;妻劳氏(1824~1870)。

陈章旭与劳氏生四子一女:长子陈衍藩(1840~1861),字霭亭,陕西候补直隶州。

妻叶氏(1841~1858)。

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期间,随父参加战斗,在东流被太平军乱枪戳死于稻草堆中,年22岁,葬于东流黄石矶东北编冲山腰,妻葬于朱家梁亭叶家老屋山。

次子陈衍藻,夭折。

三子陈衍中(1848~1881),字象五,陈独秀的父亲。

曾国藩克复安庆,他以县学生考取秀才(优廪贡生)。

后屡困场屋,纳粟以府经历分发江苏。

娶妻查氏(1851~1899),生子女四人。

辛巳(1881),苏州城瘟疫大作,他染疾卒于怀宁会馆,年33岁。

四子陈衍庶(陈昔凡)(1851~1913),光绪元年乙亥(1875)恩科举人。

陈家习儒业十二世,功名未显,唯陈昔凡中举,给陈家祖宗增了光,《义门陈氏宗谱》怀宁一脉中,只有他的画像上谱。

家谱记载:由附生中光绪元年乙亥恩科举人,考取誊录馆议叙班候选知县。

蒙山东巡抚张耀于河工保举知州补缺,后以直隶州用,钦加四品衔,就办盛京文案事件;蒙将军裕禄奏留奉天候补知州,署奉天府军粮同知,调署昌图府怀德县知县;复蒙盛京将军奏保免直隶州补缺,后候升知府,历任辽阳州新民厅、凤凰厅、直厅过班升道,分省补用。

因识时知机,致仕归里。

陈昔凡去世后,葬于安庆市郊区十里铺老祖山。

元配桐城拳庄方氏(1859~1882),享年23岁,葬于十里铺祖山;续配浙江人谢氏(1862~1939),在江津去世;侧室邵氏(1871~?)。

陈昔凡无子嗣,三哥陈衍中去世后,其子庆同(陈独秀)过继为嗣子。

女儿,嫁吴振泰。

白胡子爹爹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夭折,一个青年阵亡,一个不生育,只有老三陈衍中生了两儿两女:长子陈孟吉(1872~1908),庆元,府学廪贡生,娶补用巡政厅张某长女张氏(1872~1912),生子三:遐年、遐勋、遐永。

庆元夫妻葬十里铺老祖山右。

幼子庆同,即陈独秀(1879~1942),邑痒生。

娶霍邱人、安庆副将高登科长女高晓岚(1876~1930),生子三:遐延(即陈延年,1898~1927)、遐乔(即陈乔年,1902~1928)、遐松(即陈松年,1910~1990);生女二:长女玉莹(1900~1928),次女夭折。

侧室高君曼(1888~1931),生二子:遐和、次子疡,长女陈子美,嫁张某,次女疡。

继配潘兰珍(190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