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风云(4)

2025-03-31 02:14:51

第二日,陈独秀敲开沈尹默家的门。

他进门就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其字俗入骨。

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君默,字中,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25岁的沈尹默听了客人的话,觉得刺耳。

天下还有这样的人,素不相识,见面便把人贬一通。

但转而一想,自己的字确实平常,忙招呼客人坐下。

陈独秀当头棒喝后,沈尹默细研包世臣的《元舟双辑》,临摹汉碑,每天写完一刀尽八纸方罢休,如此不断。

他打算坚持三年后,再转而临摹北魏隋唐体,以消俗气。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西湖的美景,新婚的欢愉,友人的相偕,结束游子生涯的颠簸,激发了陈独秀的诗兴。

但陈独秀骨子里并非等闲之辈,他在游西湖孤山北麓放鹤亭时,写《咏鹤》一首,借鹤咏志,流露了他内心深处的苦闷: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邦,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

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

王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好道,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王子晋游于伊水和洛水,遇到道士浮丘公,随上嵩山修道。

几十年后的七月七日,王子晋乘白鹤升天而去,人称:王子登仙。

早晚向三山,此时的陈独秀,烂漫情怀,想的是成仙,而不是革命。

夏末的一天,陈独秀游虎跑寺(虎跑定慧寺),吟诗《游虎跑二首》:昔闻祖塔院,幽绝浙江东。

山绕钟声外,人行松涧中。

清泉漱石齿,树色暖晴空。

莫就枯禅饮,阶前水不穷。

神虎避人去,清泉满地流。

僧贫慵款客,山邃欲迎秋。

竹沼滋新碧,山堂锁暮愁。

烹茶自汲水,何事不清幽。

昔闻祖塔院,幽绝浙江东,指陈独秀来前,已知此塔院;莫就枯禅饮,阶前水不穷,指不受禅的拘谨;僧贫慵款客,指贫穷的僧人怠慢客人;山邃欲迎秋,指秋天即将到来;山堂锁暮愁,指天色已晚;何事不清幽一句,是说陈独秀当时愉快心情,非他时可比。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的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是江南的著名古刹之一。

陈独秀吟诗《灵隐寺前》(赠邓以蛰):垂柳飞花村路香,酒旗风暖少年狂。

桥头日系青骢马,惆怅当年萧九娘。

垂柳飞花村路香,指时在春天;酒旗风暖少年狂,指春暖花开;桥头日系青骢马,指灵隐寺附近的桥头有马;惆怅当年萧九娘,隐喻新婚妻子高君曼。

反映了陈独秀新婚燕尔,春风得意的心情。

1910年春,陈独秀将自己写的诗交给王无生。

王世居杭州,安徽歙县人,在于右任办的《民立报》上开辟了评诗专栏——《小奢摩室诗话》。

王无生看出陈独秀骨子里的古味,借他人的话评陈诗:说者谓有陈伯玉阮嗣宗之遗。

陈伯玉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阮嗣宗是魏国大诗人阮籍。

说者是谁?王无生没有说。

一日,陈独秀抚琴一曲,突然悲上心来,想起革命几年,未有所获,却已先后失去吴越、何梅士、汪希颜、熊子政、章谷士、葛循叔诸友,而赵伯先、章士钊、孙毓筠、郑赞丞、江彤候、苏曼殊等活着的友人,又都一一不在身边。

新婚虽乐,终不能替代朋友的友爱啊!遂吟《存殁六绝句》。

其六写已故的葛循叔和在世的苏曼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