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放浪(上)

2025-03-31 02:15:01

葛荣,你这老鬼居然没有让柔然人给砍了?真是可惜啊……周彦之嘴上虽然不输这人,但是脸上已经展开了无比灿烂的笑容,之后,俩人便在所有人惊诧的目光中,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嗯哼!一旁的拓跋焘好一阵光景才反映了过来。

咳咳,我们先说正事。

周彦之眼见周围的将领都用这一种分外诡异的眼光看着自己,浑身也是一阵不自在。

尴尬中的周彦之眼光四下游走,突然发现在葛荣的身旁还站着一位年轻的将领,正好是个话由,遂问道:老葛,你身旁的这位将军……不等葛荣回话,场中的兰钦已是冲着周彦之深施了一礼,朗声道:将军,我乃是西魏怀荒镇骑兵都督兰钦,现在和葛将军一道率军归顺,听候大人调遣。

好好好,将军能够从昨日的战场杀出,想来本领自是不俗啊,不过我们目前身份尴尬,确实是委屈了将军了。

随后,兰钦和在场的诸位将军一一见面,客套敬仰之词当然是必不可少,不过诸人见兰钦谈吐文雅,性格也颇为温和,到对他都抱有了几分好感,一时间,场面非常之融洽。

拓跋焘微笑着看着兰钦,心中对他也是非常的欣赏,忽又见那个葛荣,不禁又皱了皱眉头。

葛荣此公浑然不理会在座的诸将,他只是略微的和周彦之点了一下头,便在中军的左手位置找了一个座椅,老实不客气地做了下去,双目微闭,竟然养起了神来。

按下在场的那些客套场面不提,待到大家都分座次落座了,周彦之终于开始和众将讨论起以后的战略起来。

诸位,我想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郑王公然暗通柔然,弑君谋逆,实是天理不容。

不过眼下贼军势大,郑王又早已知晓我们曾在这里驻军,所以我想我军在此地不宜久留,而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去哪?在座的诸人一时默然,诚然,现在的形势万分紧急,而以西魏之大,竟然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拓跋焘坐在胡椅上,心中也是一阵迷茫。

他隐隐的感到,这次的事件绝不会如此便完结,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个难得的机会。

萧超贵首先打破了沉默,各位大人,目前我军大约还有三万两千多人,刨去伤兵,还能够上阵的士兵大约也有两万五千以上。

不过,其中两万都是羽林军的步军,真正的骑兵,也就剩五千上下。

他先流水账一样的向大家汇报了一下目前的军队状况,随后,他接着道:现在最主要的,并不是帝都方向的追兵,而是补给,我们目前在平城行营的粮草,米面还剩五百多车,最多也就只能供三万人的军队一月之用。

而军中的军饷,由于此次事出仓促,也是所剩不多。

拓跋焘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看来,让这小子来当行军参谋,确实是比让他上阵冲锋强得太多。

嗯,然后呢?周彦之问道。

然后嘛……没了,呵呵,我只是把情况和大家说说,至于把队伍拉到哪去,那还得拓跋焘、周彦之大人们说的算。

刚说这小子出息了,他就撂挑子,唉……拓跋焘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大人!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在这里休整,等到伤兵养好了,咱们在打回京都,娘的,我就不信我们悍字部的将士会怕什么人!不用问,定是王花。

此人虽说作战威猛,不过头脑也太过于简单了些,在这里休整,恐怕没有两天,郑王的军队就已经把这里踏平了吧。

拓跋焘心里暗自为王花的鲁莽发笑,不过在表面上却不能表露出来。

他四下打量众人,发现大家脸上都挂着笑意,看来,这个议案已然是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咦?拓跋焘瞥见了下手的冉闵,发现他在听到京都二字的时候,脸上的肌肉想来还是在担心老杜吧,有这般的身手,却甘心当杜府的死士,老杜的本事,还真不仅仅是喝酒呢!拓跋焘暗自思附,想到杜元一尚在平城的牢中,他也不免一阵担心。

这个恐怕不好吧……帐中的周彦之缓缓地说道,至于那里不好,他也不想和王花解释,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

所以说,对于王花,还是直接告诉他结果和决定要来的精明一些。

我说,老周啊,我看还是去当山贼吧。

一直静坐在大帐的一角,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仿佛与椅子都融为一体的葛荣,此时却突然开口道。

又是山贼!葛将军,你这话似有不当吧!拓跋焘忍无可忍,终于开口说道。

他心想:这个葛荣真是可恶,三番五次的让我们落草,真不知道他是脑子有病还是诚心寒碜周大人,不过看他刚才和周大人那么熟悉的样子,这倒是不大可能。

我们好歹也是堂堂西魏国的正规军,前日之战虽然不利,但也还应该有个作为西魏武者的尊严吧。

再说了,无论是北州兵还是羽林军,那可都是西魏帝国绝对的精锐部队啊!我们东征西讨那么多年,到哪里不是档者披靡,去当山贼,恐怕不好吧。

此言一出,拓跋焘环视左右,果然,大多数的将领脸上都浮现了一丝自豪感,就连萧超贵,也是象征性的挺了挺胸脯,像是在示意自己也是精锐。

堂堂精锐?我看是丧家之犬吧!二十多万人,现在还剩多少?葛荣的这句话,仿佛尖刺一般地扎在了大多数人的心里。

在座的诸位,不少人都是勃然变色,陈宁和高洋,竟然都已经手按战刀,作势欲起了。

你!……拓跋焘此时,也是怒火中烧。

好了,各位都安静安静。

周彦之一看场面有些不对,赶忙出言相劝。

唔……就这么定了吧,各位……我们就暂且当一回山贼吧,我决定了,大军午时造饭,申时启程,目标东南方!大人!拓跋焘、陈宁、萧长华、萧超贵、王花、高洋等人齐声呼道。

冉闵等虽出来乍到不好多言,但他脸上的表情也表明了他对这个决定的态度。

行了!就这么定了吧,还有,我们的旗号也最好变一下,不要再叫什么北州兵,什么羽林军了,干脆,就叫放浪军吧!这回到好,连军队的番号都变了,以后世史官的话来说,真是彻底入贼了啊。

可是,我们要往那里走啊?总不能就听您一句‘方向东南‘吧。

拓跋焘眼看战略已定,只好在细节上下下功夫了。

啊?这个嘛,青徐交接之处的琅琊郡内有一山,名曰东蒙,山下有何,号曰沂水,绵延数百里,我想,我们这几万人前去那里,应该会有落脚之地吧,而且,山脚下的彭城县县令和我有旧,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有个照应。

周彦之说完,又对着明显不愿意的拓跋焘说道:拓跋焘,一会散帐之时,你留一下,我有话说。

诺!也好,一会一定要好好问问,这老厮究竟意欲何为。

而此时,在那大帐那不为人知的一角,几乎和椅子融为一体的葛荣,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微笑,喃喃得道:陶潜那个又臭又硬的小老头,我还真是想他得很呢……就这样,西魏帝国的这一代少年英杰们,在一个老贼的决定之下,开始了作为放浪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