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 第十三章 兰封会战,险擒土肥原(1)

第十三章 兰封会战,险擒土肥原(1)

2025-03-31 02:15:46

一、游击皖浙,赴任豫东推开紧闭了一个冬天的窗户,远山青黑如黛,唯见一处山冈,漂浮着一抹嫩嫩的黄绿色。

那抹黄绿色嫩得非常不确定,像薄霭,抑或说像梦幻,漂浮在那处山冈。

在国难当头的1938年,比春天来了更好的喜讯,就是台儿庄大捷!远在安徽黄山脚下的薛岳闻悉台儿庄战况时,欣喜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楚。

李宗仁在台儿庄取得大捷他并不感到十分意外。

数月来,骄狂的日本人已没有了什么兵家之忌,一任部队在中国土地上乱窜,有时一个支队竟敢脱离主力跑出数百公里。

如果碰到一个头脑冷静的猎手,那么这头野兽必定落入猎人精心设计的陷阱无疑。

从锡澄线率部分三路撤退至浙皖赣边境地区后,薛岳于1937年12月27日晋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驻结屯溪。

他利用皖西、浙西之黄山山脉、天目山山脉为游击根据地,对沪杭、京沪及长江交通,开展游击战。

当时,像高级将领张发奎、朱绍良、顾祝同、陈诚等都离开了东战场,后撤到武汉等地,唯有薛岳留下来,指挥部队与敌周旋。

他一边派出部队挺进敌后,以破坏日军之交通、通讯,摧毁补给库站、工事据点,破坏伪组织为主要目的;一边对部队进行整编,收容散落的部队,派干部到江西、湖南一带补充兵源,使低落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从1938年1月起,他陆续派出部队深入杭嘉京芜敌后游击,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取得相当良好的效果。

在各路挺进队的不断袭击下,倭寇腹背受困,痛苦万状。

日军第三、第六师团恼羞成怒,企图跟踪追击国军。

薛岳调集部队运用外线反击包围敌人的战术,不仅没有被日军包围歼灭,而且使敌人疲于奔命,并经月余血战,在流洞桥、金鸡岭一带将敌先后各个击破。

然而,薛岳并不满足于此,他觉得自己是能捕捉到大野兽的猎人。

他深深地自信,只要他能得到李宗仁那样的机会,也能创造同样的奇迹。

没想到机会说来就来。

1938年5月11日,一份来自武汉国民党军委会的电令送到了薛岳手里,着他立即赶赴豫东,担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一职。

原来,日本大本营急于雪台儿庄战败之耻,调集13个半师团,分五路对徐州、台儿庄国军进行战略大包围。

为了争立战功,日军许多高级将领纷纷到第一线指挥,大有将云集徐州附近约60余万国民党大军一口吞下之气势。

面对这一非常形势,蒋介石决定由武汉和西安方面抽调兵力驰赴豫东一带,增强第五战区的后方力量。

要对付日军的多员大将,中国军队也必须挑一员过得硬的大将。

然而,抗战十个月,国民党损兵折将数十万,高级将领却没怎么损失,但真正要用人时,却为难了。

蒋介石拨拉来、拨拉去,发现手里资历相当可资适用的将军们,不是平日唯唯诺诺、临阵发怵的庸才,就是圆滑有余、勇猛不足的老军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