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和其他粤军士兵久驻闽南,屡受桂军挫抑,思乡心切,积愤在胸,现听说要打回广东去,群情高涨,一个个都以破釜沉舟之志,作背水一战。
因此,薛岳随参谋长邓铿率领的左路军自诏安出发,攻势凌厉,战斗力很强,犹秋风扫叶,直奔黄冈、澄海,并攻占汕头。
两军主力对垒,必是一场硬对硬的碰撞。
惠城三面环水,城垣坚固,粤军苦攻不下。
薛岳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斗,格外兴奋。
他多次要求上前线直接指挥战斗。
邓铿却劝他:仗有得你打。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学习如何当好参谋这个角色,为将来做个好的指挥官打基础。
邓铿是民国之初有名的将才。
薛岳能在他身边工作,真是受益匪浅。
为打破困局,邓铿组织起一支80多人的督战队,以张发奎为队长,协同独立营作战。
各军士气大振,凌厉无前,所向披靡,于10月22日占领惠州。
粤军正乘胜前进时,一个不幸消息突然传来。
孙中山的得力助手、疾恶如仇的革命战士朱执信,9月21日为调停虎门驻军与东莞民军的冲突,在虎门遇难,年仅35岁。
朱执信是薛岳加入同盟会的引路人。
薛岳闻之,不禁痛哭流涕。
陈独秀给朱执信题写的挽联代表了众多粤军官兵的心声:失一执信,得一广东,得不偿失;生为人敬,死为人思,死犹如生。
11月2日,粤军进入广州,桂军各部早已逃遁。
广州报纸报道说:迨陈总司令抵省后,信息传来,市民欢跃,争相燃放串炮。
统观种种情形,洵有万众胪欢之象。
11月28日,孙中山由上海到达广州。
当天晚上,国民党要人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和粤军高级将领许崇智、邓铿等举行盛大欢迎宴会,为孙中山等人接风洗尘。
薛岳又可以见到神采奕奕的中山先生了。
二、担当重任,保卫总统回到广州的那段日子里,薛岳工作十分繁忙。
根据中山先生的指示,要把粤军第一师建设成为模范师,参谋长邓铿要参谋部迅速拿出一个具体实施计划来。
初步想法是,在粤军各部基础上选择素质较好的一部整编为第一师,加强军事政治训练,一方面为培养一支军事艺术娴熟、忠勇爱国,能成为打倒北洋军阀、铲除列强在华势力、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先锋队;一方面罗致较有朝气的青年军官,以最新的组织编制和装备,施以最新的教育训练方法,使之成为粤军的模范,并以这些经验来改造其他粤军部队。
薛岳对这个计划十分赞同,专门请教邓铿:参谋长,您打算怎么建立这支部队?邓铿早已胸有成竹:我打算从粤军几万官兵中挑选素质较优、对革命比较忠心的年轻有为的官兵,编为第一师,由我兼任师长。
部队组建后,将重视对各级干部的培养,有目的地对中下层军官进行轮流培训,以加强部队的军事、政治训练,使之成为全军模范师。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初步拟定的名单,你们几个参谋下去跑一趟,通知他们来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