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 第十四章 光荣梦想,万家岭大捷(8)

第十四章 光荣梦想,万家岭大捷(8)

2025-03-31 02:15:46

3月17日,日军分三路进攻,其中中路以第一○一师团、新组建的第一○六师团任主攻,向中国军队驻防的第三十二、第七十九、第四十九军进攻。

为报万家岭一箭之仇,日军不顾大雨滂沱,又是飞机炸、炮舰轰,还违反国际法施放毒气,来势凶猛,在五天内就突破中国守军正面阵地,沿公路大道疾驰南下。

薛岳见情形不对,令高荫槐第一集团军、第七十四军火速增援南昌。

抢在中国援军到达之前,日军又以一○一、一○六师团由安义左旋向南直突进,绕过中国军在乐化等地构筑好的强固国防阵地,冲向南昌腹地。

3月27日,日军攻陷南昌,4月2日攻陷重镇高安,俞济时七十四军退守高安以西和锦江南岸。

危急中,薛岳严令各军将领亲赴前方督战,并警告说:敌主力愈易进展,攻我后方,如此必陷我湘北及赣西北部队于艰苦,须知本战区兵力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如本战区惨败,不仅湘赣灭亡,恐尔后国军即无力抗战。

在重庆,蒋介石不甘心南昌就这么丢了,令第三、九战区联手反攻,夺回南昌。

4月22日,薛岳指挥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第七十四军、第四十九军和第三战区上官云相的第三十二集团军,分三路开始全面反攻,向南昌逼近。

开始几天,中国军队各路都打得不错,一步步逼近南昌。

谁知越逼近南昌,仗就越难打。

特别是由于未能按计划切断南浔铁路,日军得以从上海急调海军陆战队来南昌接防,第一○一师团主力便可以腾出手来于27日实施反击,在猛烈炮火及航空兵火力支援下,与中国军队在南昌东南、正南郊区展开激战,反复争夺各据点,杀得难解难分。

面对南昌城内外连天的炮火,薛岳本想孤注一掷,破釜沉舟地大战一番,可是接到蒋介石限期于5月5日攻下南昌的命令后,他忽然冷静下来,按现有的攻坚装备,想在5月5日前攻下南昌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牺牲会越来越大。

但他不敢直接向蒋介石提出异议,便于5月3日致电陈诚陈述自己的看法:查南昌、奉新方面之攻击,自4月漾日(23日)开始,已十一天。

因我军之装备等不及敌人,而敌人之重兵器、机械化部队与飞机等,能处处协力敌陆军之作战,因此攻击颇难摧毁敌之坚固阵地。

现迭奉委座电令:我军作战之方略在消耗敌人,而不被敌人消耗,避实击虚,造成持久抗战之目的。

故此次南昌之攻击,即在消耗敌人、避实击虚之原则下,预行设伏,采用奇袭方式,四面进攻,冀以最迅速敏活之手段,夺回南昌。

现时已持久,攻坚既不可能,击虚又不可得,敌势虽蹙,但欲求5月5日前攻克南昌,事实上恐难达成任务。

除严令各部排除万难、不顾一切继续猛攻外,拟恳与委座通电话时,将上述情形婉为陈明。

陈诚于5月5日将薛岳的电报全文转报蒋介石。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对限时攻克南昌的命令也认为不符实际,5月5日致电蒋介石,婉转地提出不同的建议。

两封电报的用意,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作战指导不符战略方针为理由,希望蒋介石改变限期攻克南昌的命令。

正当蒋介石还在犹豫不决时,5月6日,日军第一○六师团主力在飞机、坦克支援下,从南昌及莲塘夹击城郊的第二十九军。

激战至17时,第二十九军被包围,第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负伤,军长陈安宝及第一五六团团长谢北亭牺牲。

薛岳惊悉陈安宝中将壮烈殉国,面对旷野之上尸体累累,血流成河,深知已经无法争夺到战场的主动权,克服南昌城池需付出更大的伤亡,得不偿失。

虽然这次反攻南昌,蒋介石明令由罗卓英负责,但作为九战区主官,他主动承担责任,再次致电蒋介石;安宝南济苦战,迭挫凶锋,今安宝壮烈殉国,伤悼己深,敬请重恤。

岳指挥无方,南昌未克,而丧我忠良,敬请重罚,以慰英烈。

蒋介石得到陈安宝军长牺牲及进攻部队伤亡惨重的报告,接受了薛岳的意见,于5月9日下达停止进攻南昌的命令。

日军此时亦因损失严重,无力反击,南昌会战结束。

南昌会战是淞沪会战以来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可惜先期错失战机,平白由主动变为被动,得承担机动力差、火力不足的恶果,最后功败垂成。

面对抗战以来经历的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薛岳唯觉耿耿于怀的,是南昌会战。

这次会战,薛岳为减少因争一城一池而付出牺牲主力的代价,主动要求停止攻城,这在他几十年军人生涯中,是第一次。

因此,南昌之耻一直是他没齿难忘的。

但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不再逞一时之勇,日益走向成熟,开始呈现出一代名将的沉着与理性。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