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经宋美龄转告蒋介石后,蒋又急得连续向薛岳打电话,但薛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接电话了,只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薛维诚说,第一次长沙会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薛岳亲自指挥打响的。
历史学者黎东方在台湾所拍的抗战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中也这样介绍说:就在战斗打响的第二天,蒋介石正式下令九战区,其大意有三:一、万一长沙守不住,薛长官应退至萍乡指挥。
二、在株洲、浏阳、醴陵布置兵力,阻敌深入。
三、间接掩护衡阳,避开直接防御。
显然,蒋介石为整个战局着想,并不准备在长沙和敌人决战。
薛岳咬住了万一守不住这几个字,坚信长沙一定守得住。
于是电呈军委会,表示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什么挺不住?我老薛一定挺得住。
陈诚和白崇禧急了,坐飞机从重庆到长沙来做他的工作:拜托你不要打了,留着青山在,以后还可以打。
在株洲火车站,薛岳拒绝接受调停,骂那两个人是懦夫(主要是骂白崇禧)。
他说:我今天在这里打定了!陈诚和白崇禧没办法,只好回去。
他们还没有回到重庆,薛岳就把电话打到了重庆,找蒋介石。
蒋介石已经睡觉,宋美龄接的电话。
薛岳跟宋美龄说:让我守半个月就撤离长沙,我不准备这样做,我就要在长沙打,打败了我自杀,以谢国人;打赢了算我抗命,你们枪毙我!宋美龄说:薛伯陵,不要这样讲。
我跟你向委员长转达。
第二天宋美龄就给薛岳打电话:伯陵兄啊,委员长讲过了,你要有这个信心你就在长沙打,这个时候我们难得有这样的信心,有这个信心我们为什么不要呢?你这不是抗命,现在委员会重新再下个命令,配合你。
当天,蒋介石果真下了个命令,正式的命令,补发一条命令给薛岳:在长沙打!这个故事与台湾中央研究所出版的《薛岳将军与国民革命》一书所记载的内容相符,可见当时薛岳确实是冒着抗命之险,逆命而利君国者谓之忠的志气扼守长沙的。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战场上。
会战开始后,薛岳命部队坚决抵抗,同时让参谋长吴逸志率领长官部非作战单位、非作战人员撤到耒阳,只留下一部分必要人员,在长沙组成指挥所。
薛岳首先关注的是赣西战场。
赣西虽是日军为隐蔽主攻方向的行动而实施辅助进攻的方向,进攻兵力由第一○六师团主力及配属的第一○一师团派出的佐枝支队(第一○二旅团)组成,最高指挥官是第一○六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其任务主要是牵制中国军队十九集团军的五个军,不让他们参加湘北方面的决战。
负责赣西方面作战指挥的国民党军队的最高长官,仍然是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兼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