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一看名单中有张发奎、叶挺、邓演达等人的名字,高兴极了:这样好啊,把这么多有朝气的年轻军官调到第一师任职,我们粤军第一师一定能打造为一支精锐之师。
他顿了一下,又说,参谋长,我有一个请求。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邓铿爽快答应。
我想,我想下连队去。
薛岳支吾了一下,终于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
邓铿摸了一下他的脑袋:你这个老虎仔,早知道你想打仗呢。
好,我会考虑的。
你快点通知他们来开会吧。
是。
薛岳敬了个礼,高兴地跑开了。
不久,邓铿在广州东堤路旧官纸局设立粤军第一师司令部,和旅长梁鸿楷、参谋长陈可钰等共同策划编练部队工作。
薛岳负责组建机枪营,被任命为营长,当时,花机关机(即冲锋枪),轻、重式机关枪还是稀罕之物,可见邓铿对他的重视。
薛岳的几位同学也被委以要职,张发奎初被任命为师部上尉副官,后调任李安邦部警卫游击第二十七营营长;李章达和叶挺被任命组建工兵营,分别被委以正、副营长;邓演达则被任命为独立营营长。
这么多好友、同学又聚在一起,薛岳别提多开心了。
粤军第一师建成后,所属部队分驻于广州东、北郊区营房,一面拱卫广州治安,一面从事教育训练。
经过半年多的整训教育,官兵们获得很大进步,纪律严明,精诚团结,整个部队战斗动作与制式教练均相当娴熟,并养成了积极的战术思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其他粤军部队起到了模范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薛岳后来的治军思想受粤军第一师的影响非常大。
更令薛岳开心的事还在后头。
就在粤军第一师积极筹建时,1921年4月7日,非常国会召开参众两院联合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
此时,恰值北方的直系与奉系准备大战,孙中山建议趁热打铁,立即北伐。
10月18日,孙中山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
这时,深受孙中山信任的邓铿又接到一个新任务,从粤军第一师中挑选一批靠得住的官兵,组建一支护卫北伐大本营的警卫部队。
邓铿深感护卫孙中山的重要性,考虑再三,决定组建一个警卫团,由陈可钰任团长,李章达任中校团附,邓定远任少校团附,以机关枪营为第一营,营长薛岳;以工兵营为第二营,叶挺为营长;以警卫游击二十七营编为第三营,张发奎任营长。
在成立仪式上,他们庄严宣誓,践行三民主义,誓死保卫中山先生。
12月4日,孙中山在桂林风景秀丽的王城设立北伐大本营。
当时驻扎在桂林市内及其附近的军队,有粤军、滇军、湘军、黔军、赣军等。
这些军队名曰北伐,实则各怀异志。
孙中山三令五申,整顿军队,好不容易才把各路兵马组成七个军团,共四万余人,准备取道湖南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