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由通城南犯后,首先以一部兵力向第七十九军正面阵地南江桥进行佯攻,另以一部兵力准备绕过幕阜山东侧,经白沙岭向长寿街推进。
杨森很快判明日军是企图切断第七十九军退路,然后加以包围歼灭。
他立即向薛岳报告,同时急令通城以南的第二十军由西向东侧击日军。
薛岳接到报告后十分震惊。
这股日军若是与湘北日军会合,那么部署在新墙河、汨罗江防线的第十五集团军就会受到夹击。
于是,他急忙调第八军前往增援,同时命令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以大湖山、九宫山方面的部队由南向北尾击和由东向西侧击敌人,对日军构成南北夹击和包围的态势。
23日,日军在攻占麦市、桃树港后,继续向南攻击前进。
30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在献钟以西三眼桥与奈良支队先头部队会合。
此时,国军第七十九、第八、第二十军及第三十集团军互相配合,多次对日军三十三师团、一○六师团进行截击、夹击,并先后收复献钟、修水等地。
随后,撤退的日军大部逃回通山、通城一带原防地。
三、血战湘北,山水为盾薛岳见赣西、鄂南两路暂时稳定,松了口气,便把精力放在湘北主战场。
湘北主战场打响的时间是9月18日。
日军投入进攻的部队是第六师团、奈良支队和上村支队。
国军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彻夜不眠地睁大眼睛注视着新墙河南岸防线的局势。
他手中有三个军的兵力,他已将第五十二军配置在右起杨林街,左抵洞庭湖东岸的九马嘴,扼守着第一道防线,即新墙河防线;第三十七军守备湘阴以北至洞庭湖东岸的江岸;第七十三军控制在汨罗江地区,构成第二道防线。
关麟征,陕西户县人,原名关志道。
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
在徐州会战中,他率第五十二军再立战功。
战后,被提升为第三十二军团长。
与关麟征在徐州会战中交过手的日军坂垣征四郎师团长认为:关麟征的一个军应视为普通支那军十个军。
当时国内军事评论家称台儿庄战役中负责防守的孙连仲和负责攻击的关麟征为孙钢头和关铁拳。
1939年秋,关麟征调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奉命代行薛岳的总司令职权。
当时,第五十二军分别以第二师第一一三四团胡春华营和第一九五师第一一三一团史思华营配置在新墙河北岸的金龙山、斗篷山、比家山、草鞋岭一带,作为全军的前线警戒阵地,任务是在此阻击敌人三天,为全军调整部署赢得时间。
9月18日早晨,日军第六师团及奈良支队集中炮火,向新墙河北岸的守军前线警戒阵地进行猛烈炮击。
胡春华营与史思华营拼死抵抗,一场激战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