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 第六章 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1)

第六章 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1)

2025-03-31 02:15:45

一、转兵粤东,鏖战汤坑薛岳重回广州时,已是火热的仲夏之季,虽然墙壁上仍残留着北伐的宣传标语,但由于清党的血腥屠杀,整个城市显得一片阴森。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各军趁势进行扩编,第四军也不例外,蒋介石先后任命张发奎为第四军军长、陈铭枢为第十一军军长。

而李济深为避免番号重复,将原来的第四军改称第八路军。

由此,第四军一分为三,即为陈铭枢的第十一军,张发奎的第四军和李济深的第八路军。

李济深正是用人之际,他对于薛岳的归来表示出热烈的欢迎,立刻任命薛岳为新编第二师师长。

这新编第二师主要由新兵组成,兵力并不强,但薛岳有信心把它带好。

在训练部队之余,薛岳一直关注着国内不断变化的局势。

8月1日凌晨1时多,南昌城一声枪响,共产党暴动了。

薛岳找来报纸一看,这次起义由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等领导,参加起义的队伍主要是贺龙、叶挺的部队,几乎拉走了张发奎的一半队伍。

起义队伍在南昌坚持了三天,便浩浩荡荡地南下,目的地直指广东。

张发奎闻之中共暴动,虽是异常震怒,表面上指挥其部队紧跟而来,但似乎又与共产党起义部队平行,双方并无大的碰撞,令人有些费解。

后来,薛岳才知道,这是他的老同事叶剑英出的主意。

4·12事变后,叶剑英在吉安通电反蒋,并辞去了第一军暂编二师师长的职务,投到张发奎麾下,任第四军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

就是他建议张发奎保存实力,率部南下,不要与共产党的部队冲突,免得两败俱伤。

在广州,李济深听说中共起义部队直奔广东而来,慌作一团,连忙召开师以上军官会议,进行紧急部署,阻止南昌起义的部队进入广东。

当然,还有一件事令他头痛,就是如何对应南归的张发奎部。

这毕竟是老四军的队伍,大部分是粤军的子弟,没有反对的道理;但如果让他们回来,张发奎如今不同往日,他率领的四军已赢得铁军荣誉,羽翼丰满,回到广州,还会听他这个老长官的话吗?此种局势使李济深左右为难,但权衡利弊后,他决定以击败入粤之中共起义军为首要任务,而对张发奎、黄琪翔所部则暂持欢迎南下广东的缓冲态度。

为此,李济深积极实施旨在一举歼灭中共起义部队的军事部署,命令驻韶关的钱大钧的部队以及黄绍竑的桂军会集粤北、粤东,全力阻挡叶挺、贺龙的部队;任命陈济棠为前敌总指挥,并将其所部第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和补给团从粤西东调广州集结待命。

在韶关,成立了专门对付起义部队的总指挥部,由第八路军副总指挥、桂军首领黄绍竑坐镇指挥。

黄绍竑亲自指挥第七军的两个师和钱大钧的二十师共10000多人马,于8月中旬开到赣南,主动迎战起义军,阻止其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