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镇贵阳,反客为主红军一进入贵州,贵州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
他四处打电报求救,恨不得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都插上翅膀飞过来,岂料这完全是引狼入室。
贵州这地方,山高皇帝远。
自从1912年唐继尧入黔、督黔以来,军阀割据,自成一统。
此后,虽然贵州军阀内斗颇烈,派系倾轧,但是总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32年4月,身材魁梧的王家烈在用武力征服了前任军阀毛光翔之后,成为黔霸天。
王家烈所部在西南四省军阀中力量比较薄弱,所部号称五个师,其中犹国才、蒋在珍、侯之担三个师均割据一方,名义上归二十五军,实际上王指挥不了。
王所能掌握的只有何知重、柏辉章的两个师。
当时,红军和黔军的战略态势是:红军的意图是从黔东南直趋黔西北,渡过乌江,占领遵义,建立川黔边根据地。
王家烈的打算是,避开红军兵锋,减少兵力消耗,守住贵阳。
乌江,又称黔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流急浪高,一泻千里,比湘江要险峻得多。
负责守乌江的黔军二十五军副军长侯之担声言:乌江素称天险,红军远征,长途跋涉,疲惫之师,必难飞渡。
红军或不至于冒险来攻乌江,可能另走其他路线。
在西南这一块,贵州是最薄弱的一块,谁都想伸足进去,所以用不着王家烈求救,本来在自家门口打红军不大积极的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突然积极起来,纷纷向中央发电报,要求率部进入黔地。
蒋介石自然不傻,他早已看上了贵州这块肥肉。
他对秘书陈布雷说:川、滇、黔三省各自为政,共军入黔我们就可以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而用兵还好。
川、滇为自救也不能不欢迎我们去,更无从借口阻止我们去,此乃政治上最好借口。
今后只要我们政治、军事、人事、经济调配适宜,也可造成统一局面。
蒋介石委婉谢绝了陈济棠的好意,而对于近在咫尺的李宗仁,只同意其部属廖磊率两个师进去。
他唯一相信的只是薛岳的中央军,命令他们不要只顾尾追红军,先控制省府贵阳再说。
薛岳心知肚明,迅速命令部队奔赴贵阳。
这时,何键心中也有小九九,一边湘西的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进占常德一带,威胁岳阳、长沙,他的湘军主力大都在湘南堵截中央红军,急需调兵对付红二、六军团;另一边他担心湘军主力一旦离开湘地、进入贵州,就会接受中央军的领导,失去对其的控制。
因此,他与薛岳商量,将追剿军一分为二,由他和薛岳各任第一、二路追剿军司令;他负责对付红二、六军团,防止其与中央红军会合,薛岳负责长追中央红军进贵州。
薛岳早就不想接受何键的领导,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