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 第十章 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8)

第十章 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8)

2025-03-31 02:15:46

这时候,部队乱成一团,已难以控制。

吴奇伟心急如焚,要走嘛,薛岳有命令不准渡江;不走嘛,只有等待红军俘虏。

这该如何是好?他急得朝天大吼:好,我就死在这里吧!旁边的两个参谋完全理解吴奇伟之为难,一来因为薛岳不许部队渡江,吴奇伟当然不便只身脱身;二来因为许多营连长反对匆匆撤退,这些营连长由于长途行军,士兵逃亡太多,不好报账,他们希望小打一阵才走,便于报销。

吴奇伟感到来自上下的压力和失败的责任,浑身不觉瘫软下来。

枪声越来越近,情势紧迫。

两参谋马上招呼卫士,挟着吴奇伟向乌江渡急走,到渡口时,已是入夜时分。

守浮桥的工兵连长问吴奇伟:是否拆桥,何时拆桥?吴奇伟犹豫了一下,答:待武装部队过后拆桥。

说毕,他率领数十名官兵首先渡过乌江。

吴奇伟过桥之后,聚集在渡口北岸附近的辎重队伍见军长渡江了,一拥而过,桥头的秩序顿时大乱,使守桥部队无法维持。

吴奇伟过桥后刚走上半山,忽听到背后枪声大作,回头一看,红军占领了渡口北岸山顶,居高临下,往下扫射,而撤退的部队麇集在山脚河谷,拥挤抢渡,十分混乱。

吴奇伟害怕红军南渡追上来,一咬牙,急令工兵砍断浮桥桥索。

只听喳啦一声,浮桥断了,桥上的官兵凄叫着,跌入江中急流,不知其生死如何。

吴奇伟摇摇头,以双手掩眼,不敢观看。

其时,渡口北岸尚有千多人留在河边,慌作一团……这1000多人,除了少部分侥幸从其他地方逃过江的,大部分成了红军的俘虏,并作为新兵,补充进红军队伍。

同时,红军还缴获了大批的辎重武器。

五十九师师长韩汉英当日并没有依照吴奇伟的命令撤退,而是在第二天拂晓始撤退,侥幸躲过红军一击,从老渡河渡江,当晚回到息烽。

韩汉英见到吴奇伟,第一句话就埋怨吴奇伟不该下令撤退。

他说,即使拿不下老鸦山,至少也能坚守阵地待援,何至溃败至此?吴奇伟在第四军中一向被称为阿婆,很少发脾气。

这回,他突然打断了韩汉英的话说:傻瓜,我们碰上了共军主力!韩汉英没有再做声了,清点人马,四个团出去,剩下的不过半数归来。

这次战斗,是薛岳的部队自在江西参加第五次围剿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五十九、九十三两个师共计被俘伤亡达3000人以上。

薛岳闻之,脸色大变,对朱德、毛泽东所率的红军来去无定的机动神速感到可怕。

为了掩饰败绩,确保嫡系吴奇伟、韩汉英的地位,他不单少报伤亡损失的数字,而且把战败的责任推到王家烈和九十三师师长唐云山身上,同时上报蒋介石,自请处分。

薛岳自经此役后,狂妄自大的气焰减低了不少。

而红军方面,兴致勃勃的毛泽东,面对娄山关大捷,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