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三、挤走家烈,贵阳告急蒋介石惊闻薛部在遵义大败,大骂娘希匹,认为这是追剿以来国军的奇耻大辱,来电要求薛岳查明罪责,以申军纪。
薛岳不敢怠慢,亲赴乌江南岸指挥,并速令在贵阳整补的九十二师梁华盛部和九十师欧震部驰援,并令吴奇伟继续指挥九十二师、九十师,准备渡乌江反攻遵义,立功赎罪。
3月中旬,蒋介石给薛岳送来两份手令:一件是强调今后在前线追剿的部队长,无论追剿堵截与防守,如不与城池共存亡,未奉命而私自逃亡者,一律治以失土纵匪罪;另一件是强调,由于遵义战役失败教训,今后对飘忽无定的共军在战略上虽要猛追猛截,在行动上要稳扎稳打。
部队每进一地,在宿营前,一定要修碉堡,碉未修成不许入营。
各部队长应告诫官兵,不得有丝毫疏忽,切切毋违之语。
他还提醒薛岳要重视毛泽东的指挥,说:毛既当权,今后对共军作战,务加谨慎从事,处处立于不败之地;勤修碉堡,稳扎稳打,以对付飘忽不定的流寇,至为重要。
正是蒋介石的这些指示,让本以机动见长的薛岳部束缚住了手脚。
3月10日,红军离开遵义,继续西征。
3月12日,川军郭勋祺纵队抢在吴奇伟部前,第一个进入遵义,结果得到蒋介石的犒赏。
蒋介石得悉红军向仁怀、茅台、赤水西进后认为:红军战斗力仍未消减,不可轻视;贵州西北地瘠民贫,大军行动不仅米粮困难,就是柴草也不易得,红军徘徊于此,乃系大方针未定的表现。
这一段长江两岸多系横断山脉,山峻,大部队无法机动。
今后红军只有化整为零,在乌江以北打游击,因此,决定严密封锁,再把碉堡政策拿出来。
他电示薛岳:共军已成强弩之末,势将化整为零,在乌江北岸、长江南岸、横江东岸打游击,冒险渡长江公算不大,应令各纵队实施江西围剿时的碉堡战术和先求稳定、次求变化的方针,分路追歼截堵,逐次缩小,加以包围。
薛岳据此,电令各纵队沿途大修碉堡,切断红军供给,想重施江西故伎,困死红军。
3月21日,蒋介石扬言督师,偕夫人宋美龄由重庆飞抵贵阳,随行的有蒋的顾问端纳、陈诚和晏道刚等。
蒋介石抱定与红军一决雌雄的战略企图,野心勃勃,一抵贵阳即对党政军人员发表了一篇盲目乐观的训话。
他说:共军已是强弩之末,今被迫逃入黔境,寻求渡江地点未定,前遭堵截,后受追击,长江俨如天堑,环山碉堡星罗棋布。
在他看来,红军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困境。
他的决策是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决战。
他当即督促薛岳尽量把部队向川南紧缩包围圈,以为红军再无回枪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