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 第十一章 滇川迷茫,崖暖铁索寒(5)

第十一章 滇川迷茫,崖暖铁索寒(5)

2025-03-31 02:15:46

薛岳不敢怠慢,没有在会理停留,命令部队直赴西昌。

薛岳部在西昌休息了十几天,继续向北前进,经冕宁、越西,越大渡河到富林;然后分兵两路,一路沿大渡河东岸向泸定前进,一路经大相岭向雅安前进。

部队经过大相岭时,山上天气很冷,虽六月天气,亦有积雪。

薛部官兵皆是夏装,衣服单薄,哪里受得住,沿途冻死不少士兵。

薛岳自己也只好披上马背用的垫毡爬过大相岭。

过后清点人马,每连冻伤冻死的多则20余人,少则十余人;加上沿途逃亡、病、伤以及厌战自杀、枪伤、借故离队等等,每连剩下人数,最多不过六七十人,这真是拖死了中央军。

大渡河边的安顺场,处在一个河谷地带,两岸都是几十里的高山,在这样的深沟里,大部队无法展开,极易被伏击消灭。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就在这一带,被清军消灭的,石本人也被捕杀。

当薛岳先头部队五十三师到达西昌、泸定附近时,红军已于会理出发,以平均每日50公里的速度,只用了十天时间,便于5月24日赶到大渡河。

其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是薛岳部队无法可比的。

而薛岳所指挥的四军,原也是以机动迅速而著称,现严格执行蒋介石的边追击边修碉的机械政策,每天的行军速度只有15至20公里左右,部队不仅疲惫不堪,而且作战积极性也不高,陷入困境。

红军到达大渡河后,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成功指挥十七勇士在安顺场首先成功强渡大渡河,但由于只找到三只船,无法确保大部队在短时间内过河。

为了避免重蹈石达开因在大渡河拖延时间而造成全军覆灭的悲剧,赶在薛岳的追击部队到达前顺利渡河,毛泽东决定派杨成武率红四团飞夺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

杨成武率领先头部队以两昼夜的急行军,击败了守河的川军,沿大渡河上游避实就虚,出敌意表,于29日飞夺有名的泸定铁索桥,占领泸定。

中央红军踩着这摇晃的铁索桥顺利渡过大渡河。

蒋介石想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由此破灭。

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一时摆脱了尾追的薛岳的中央军,而川军主要扼守重要城市,以防堵红军进击四川的中心地带。

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局面已经形成。

为此,红军迅速绕过雅安,击溃川军杨森部六个团,直指邛崃山脉的夹金山。

夹金山高居宝兴的西北,海拔4000多米,山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

6月12日,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爬过了夹金山,在大雪山下一个只有600多人口的山村——达维村,顺利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并在懋功地区集中整顿。

对于这一切,薛岳似乎浑然不知,仍按步就班地在后追赶着。

三、成都整训,川甘重围身在山城重庆的蒋介石见红军神出鬼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天一个电报催薛岳。

5月26日,他匆匆从重庆乘飞机到成都,并设成都行辕进行督剿,令川军主力全力进行阻击。

薛岳也加快了行军速度,于6月12日渡过大渡河,6月中旬到达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