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将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守腊子口及花冈之线的部队击溃,进入甘肃境内。
胡宗南这才弄清红军先头部队万余人是红一方面军,而不是红四方面军,便急带第一师四个旅向甘南尾追红军。
9月24日,薛岳在文县接朱绍良等来电,判定入岷红军为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已退回毛儿盖。
次日,蒋介石电令,将胡宗南纵队调回甘肃天水,第二路军全部回师川西,限令薛岳于10月8日到成都接受新任务。
在成都,蒋介石先后召见薛岳三次,除要他与张学良、刘湘交流对红军作战经验外,还命薛岳率第二路军八个师东开川、鄂边,进攻红二、六军团贺龙部。
薛岳只好率部沿嘉陵江顺流而下重庆,完成川北陕南包围圈。
谁知薛部尚未与贺龙红军照面,川西突然战事吃紧。
四、川西阻击,长追未果此时,红军内部,为北上还是南下,展开激烈的斗争。
1935年8月初,中共中央在四川松藩县毛尔盖附近的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重申了两河口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
中共中央为贯彻此方针,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但担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却拒绝北上。
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主张,造成红军内部出现分裂。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坚持北上抗日的主张,已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合,并粉碎了蒋介石对陕甘边区的围剿。
而颇有个人野心的张国焘却于10月5日在阿坝另立中央,成立临时中央委员会,自任为总书记。
他反对北上抗日的主张,命令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的一部分共八万多红军,向南开进,打开通往天全、芦山的道路,实现其在川康边创建根据地的计划,并于10月7日发布了《绥崇丹懋战役计划》。
历时十余日的该战役,红军击溃敌杨森、刘文辉所部共17个团,毙、俘敌约3000人,占领懋功、丹巴两城及懋功属之绥靖、崇化、抚边三屯和达维、日隆关等要镇。
红军暂时的胜利,使张国焘头脑更加发热。
他随即于10月20日发布了《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计划》。
由于红军的英勇作战,该战役最初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红军先后夺取了宝兴、天全和芦山。
对于红军在四川的军事行动,以刘湘为首的川军军阀采取的是与自己利益无直接冲突时就自保实力的方针。
因此,他在军事部署上从川西北到川西南千余里战线上,都重在防堵。
红军进入川西平原,成都告急,重庆震动。
触动了刘湘的根本利益,引起了他的极大恐慌。
为保障成都平原,他急调所有川军主力部队,企图阻止红军前进。
红军方面集中了17个团的兵力,共约2万余人。
川军前线作战部队合计16个旅,共39个团及一些独立营,近10万人。
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倾斜。
由此,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在百丈关一线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