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作战前线调查,他很快发现,日军的主攻方向正是自己第十九集团军的防守正面,而日第三、第九师团又是日军的王牌部队,他们分别从宝山城沿公路向罗店、刘行进攻,企图夺取宝罗、宝刘两公路。
而十九集团军领受的任务就是要确保沪太公路,阻敌西犯。
显然,一场恶战就在眼前。
薛岳迅速作出部署,命令第四、第六十六、第六十九军各师严阵以待。
果然不出所料。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天上霎时布满了日军的轰炸机,一颗颗炸弹倾泻在国军的阵地上,火焰冲天,血肉横飞。
由于日本海军航空兵基本上掌握了制空权,中国军队只能任其滥炸,防御作战更为艰苦。
凭借着空军的支持,日军向国军阵地猛攻,其十五厘米榴弹炮,一射数百发,爆炸力与杀伤力都很大,紧接着,他们又以装甲车、坦克带头,步兵随后,气势汹汹地冲上阵来。
说实在的,当时,中国军队的许多士兵还是第一次见过坦克、装甲车,第一次领教飞机轰炸的厉害,不少下层军官不知如何教士兵躲避飞机轰炸,还像往常一样集合队伍,任敌机轰炸,死伤惨重。
但官兵们很快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们凭高昂的士气与敌反复厮杀。
白天,日军出动大批飞饥狂轰滥炸,又不断用强大火力进攻,国军只能隐伏战壕坚守,一切调动或进攻都在夜间进行,甚至炊事兵白天都无法做饭,因一冒烟,目标即被日军发现,日军就来轰炸,国军只得在夜晚做饭,每天只在入夜和拂晓前各吃一次饭,其艰苦程度难以想象。
这是薛岳第一次指挥部队与日军面对面作战,尽管战斗激烈,他指挥泰然,往往是夜以继日地守在电话机前,口授命令,沉着指挥部队抗敌。
实在累了,就在帆布床休息一会儿,然后又爬起来,继续指挥。
整个人眼睛充血,脸色铁青,一下消瘦了许多。
官兵们见到,哪里有恶战、苦战,薛岳就出现在哪里。
整个防区阵地,到处可见他的身影。
尽管子弹呼啸,硝烟弥漫,他神情若定,不管不顾,亲到前线作战斗动员,鼓励全体将士要抱有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以血肉做长城,决死搏斗,战斗到最后。
在他的带动下,各军、师指挥官,也都深入前线督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10月5日,日军三、九师团及十一、十三师团一部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向蕴藻浜进攻,企图越过蕴藻浜,由大场以西南侵,切断京沪铁路,孤立由大场到江湾的中国守军。
薛岳指挥部队奋起反击,双方激战三天两夜,均受重大损失。
10月8日,陈诚对左翼作战军作了新的调整,将蕴藻浜南岸划分为三个作战区,其中,中央地区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叶肇,总预备队总指挥吴奇伟。
就在陈诚调整部署的当日,日军向蕴藻浜地区发动总攻,在海、空火力支援下,其主攻方向上的第九师团从陈家行以东突破了蕴藻浜北岸阵地,强渡蕴藻浜,占领了黑大黄宅附近约一公里的滩头阵地。
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日军进展极为困难,第九、第三师团只能采用对壕作业的方法,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