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战旗全集 > 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

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

2025-03-31 02:16:19

不能正常阅读请访问 3vbook.cn珲春的意外,不仅仅把关东军吓了一跳,连苏军都被吓坏了。

wwW.第1集团军根本就没有做好战斗动员,相对于第2集团军来说,远东方面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兵力有限,尤其缺少装甲部队,反而以炮兵和步兵为主。

即便如此,苏军前沿观察哨将日军演习炮弹飞到境内的消息传达上去之后,第1集团军的一个步兵师,在下午,开进珲春边境。

局势一触即发,这种情况,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

事情发生了,就要有一个结果。

苏军将领们知道,要是这件事情被斯大林知道,就斯大林的脾气,是不介意在远东再一次发动一场战役,来浇灭日本人的幻想。

关键是,远东方面军的大门口,还有一支舰队在虎视眈眈,这让苏军远东最高指挥官普尔卡耶夫顾虑重重。

坐在办公室内,看着闻讯而来的同僚,普尔卡耶夫皱着眉头,视线根本就没有看一眼桌子上的奶茶,沉闷的气息在周围萦绕。

良久,他才开口道:我建议,将情况马上上报给莫斯科,先让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过目一下,再上报给军事委员会。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在未确定日军的最终目的前,有必要让第1集团军的部队保持冷静的头脑。

参谋长舍普琴科的话,几乎就是针对集团军政委伊戈尔的,都知道这个家伙是个战争狂热分子。

我没意见。

伊戈尔像是变了一个人似地,竟然头一次在会议上保持了冷静。

这让他的同僚不由的吓一跳。

下午,电报送到在莫斯科军事委员会任职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后者立刻就询问了斯大林办公室,斯大林秘巴让诺夫正好要找华西列夫斯基,在东京的情报组织,已经将一份秘典送达了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看后,神色显得非常凝重。

为此,还将准备好的行程都推迟了,并很反常的换上了军装。

要知道,斯大林在苏联刚成立的时候,担任过方面军政委,挫败了英法等国对苏联建国初期的军事干预。

但自从他退出军队之后,斯大林很少穿军装了。

这次的反常,让巴让诺夫看到了一个信息,斯大林认为的苏联最严峻的时刻要来临了。

巴让诺夫轻轻推开斯大林房的房门,走进斯大林轻声说: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在会客室等您。

哦,我马上过去。

斯大林入神的看着高高悬挂的苏联地图,眼神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远东。

远东的局势有着向糜烂的趋势发展的可能,要真的如此,对苏联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

斯大林咬着烟斗,走在其前面的警卫推开了会客室的大门,正在会议室内焦虑不安,等待斯大林接见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在大门发出轻微响动的时候,就站起来,恭敬的面对着走进大门的斯大林。

后者微微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坐着谈。

斯大林的话不多,更显得精神有些疲惫。

但身上的军装礼服,让他看上去比往常更加精神。

書屋 www.3VBOOK.neT华西列夫斯基将他从远东方面军司令部传来的消息,一件件向斯大林汇报。

在得知,远东的局势,不过是一发日军演习炮弹引起的时候,斯大林不禁苦笑:什么时候,苏联也变得草木皆兵了?对于苏联来说,英国是敌人,法国是敌人,美国也是敌人。

甚至连日本,德国都是潜在的敌人。

在国际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这就是苏联的危机。

这也是斯大林想在诺门坎之后,跟日本人妥协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敌人太多,让他们都无法顾及远东领土的安全。

什么说,我们可以用外交手段,将远东的边境摩擦消除?斯大林听完华西列夫斯基的汇报,立刻想到了在莫斯科的日本外相重光葵。

这位被苏联高层闲置了大半年的日本高官,这两天在莫斯科似乎也变得焦虑起来。

是的,外交手段。

华西列夫斯基肯定道。

你先看看这份绝密文件。

斯大林将手中的文件递给了秘,巴让诺夫将文件又交到了华西列夫斯基的手中,这位远东方面军司令官一目十行的看着文件上的内容,神情也渐渐的阴霾起来。

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华西列夫斯基心中郁闷的想要大声呐喊,关东军将在两年内扩军50万,总兵力到达80万。

这绝对是一个挑战的讯号,要么将对方的计划遏制在摇篮之中,要么就放任其发展,最后成为刺向苏联后背的一把利剑。

华西列夫斯基是被斯大林看成将来苏军的统帅级别的军事高官,自然对其非常信任,尤其是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方面军司令中,非常少有的睿智。

而铁木辛哥在冬季战争之后,已经被斯大林放弃了。

毕竟是统帅几十万大军的人物,加上在远东这片国际局势复杂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能力,有着超越常人的大局观。

最初的愤怒在冷静之后,华西列夫斯基似乎感觉日本没有必要不顾及苏军的反应,公然在满洲和苏联过不去。

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华西列夫斯基渐渐的放下心思,沉思起来。

你看出来了?斯大林满意的点头道。

华西列夫斯基有些惶恐的接道:会不会日本在中国战局的糜烂,让日本国内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转移进攻目标?但关键还要看日本海军。

他并没有将心底最大的疑问说出来,不过有一个信息是肯定的。

关东军将要训练的这50万大军,将不再是用来投入中国战场的,要么南下,要么直接作为进攻苏联的部队。

海军?左手扣着烟斗,轻轻地敲击着手边的茶几,颇具韵律的梆梆声,声音在宽阔的房间内回荡,斯大林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几分钟,斯大林才说:你先回去,让第1集团军做好防御准备,部队进入防御工事,尽量避免在野外修建临时工事。

斯大林不是没有想过,通过和国民政府的合作,加强**的军事实力,牵制日军主力兵团的设想。

但在国民政府中处处受排挤的苏联军事总顾问崔可夫少将,不断的向莫斯科报告坏消息。

比方说,苏联援助给国民政府的武器,让他在黑市上看到了。

尤其是,黑市上的武器都是全新的。

这让斯大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起蒋介石就懊恼。

要知道,装备苏联陆军武器的74军,在兵力战局劣势的情况下,将日军一个师团几乎全歼。

战斗力竟然比苏联在远东方面军的步兵都要强悍一些。

只要蒋介石强悍一些,之后的战役中,苏联武器援助也不是不能谈,当然是以借款的方式,今后要偿还的。

面对蒋介石政府,斯大林已经抛出了两次橄榄枝,但两次都失望了。

苏联需要一个大国成为盟友,来解决其被敌人围困的尴尬国际环境,但是这个国家迟迟没有出现。

日本称霸世界的野心,自从日俄战争之后,就一再的滋长。

但就像是宿命一样,日本想要称霸世界,就不得不面对俄国,也就是现在的苏联。

这个地球上幅员最大的国家,其资源相当于一个大洲,任何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在这个国家都可以找到。

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煤,庞大的储量一直让日本人垂涎三尺。

就像是非洲原始部落的男人,眼神迷离的遥望着远处庞大的非洲象,握紧了手中的长矛,发出‘嗷嗷’的战斗号角。

日本在国内也有心一口吞下这个庞然大物。

欧战的爆发,让日本人看到了希望淘宝网女装 天猫淘宝商城 淘宝网女装冬装外套 www.taobar8.com淘宝网女装 天猫淘宝商城 淘宝网女装冬装外套 www.taobar8.com,和强大的苏联相比。

英法在亚洲的控制力就上不了台面了。

婆沙洲是亚洲最大的石油产地,东印度的橡胶和有色金属,印度的铁矿资源,就像是不设防的院子。

只要胆子再大一点,这些物资都将改换门庭,成为日本称霸世界的资源。

而不用日本再去支付大量的黄金储备,从美国人那里买来。

国际局势的变化,让日本国内军政界的高官们,发现,南下比北上的收获更加诱人。

于是,关东军的作用将不再是进攻苏联的先锋,而是和苏军对峙的一种存在力量。

不用太强,只要和苏军在远东的军事实力差不多就行了。

军部已经准备在满洲实行扩军计划,这份计划最受刺激的就是苏联人。

试想一下,在远东,要是日军超过80万,那么苏军需要多少军队才能维持远东的安全局势。

莫斯科方面很快就得到了这份计划的草案,由东京的‘拉姆扎’小组提供的方案中,根本就没有提到日军这次征兵所假想的敌人是谁。

苏联还是美国,都没有定论,日本拥有太平洋上最强大水面舰队,正像关东军在日本海的演习一样,日军根本就不会将苏军当成对手。

至少,在其陆军数量无法跟苏军相比之前是这样。

但在海军方面,日军的优势是无比巨大的,苏军在远东的太平洋舰队所有的军舰的总吨位,连日军的一艘战列舰都比不上。

这样的结果,让苏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关东军的眼中,苏军,也仅仅是苏联在远东的方面军。

一个破落的太平洋舰队,一千多架飞机,还有不知道是40万,还是60万的苏军地面部队,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关东军保持节制,梅津美治郎相信,苏军会很友好和帝国的士兵共同维护边境的次序的。

梅津美治郎将这支庞大的苏军部队成为‘虎’,虽然危险,但在打盹。

至于什么时候醒过来,梅津美治郎并不担心。

苏军是不会自愿醒来的,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苏联在远东,有足足6个月的时间,远东三千多公里的海防是不设防御的,日军想要从什么地方登陆,就从什么地方登陆。

鉴于海军的威胁,苏军自然不会主动挑起战端。

这从库页岛还有千叶群岛的领土争端上就能看的出来,苏联人不愿意用长达8000公里的铁路线,作为远东方面军的补给线,根本耗不死日本,反而会有被日本拖在远东的危险。

斯大林在军事战略上的眼光并不比希特勒差,但可惜的是,苏联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文盲,连字都不识。

和德军的高素质兵源相比,苏军处于绝对劣势,在军官的培养上,尤其是连队军官的培养上,更是匮乏。

而在漫长的冬季,双方的领土都是高纬度地区,战争更是打不起来。

思索了一整夜后,梅津美治郎感觉,苏联的威胁虽然巨大,但爆发战争的危险不是很大,只要他这里做出姿态,就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打定了主意,梅津美治郎拿起桌子上的电话,说:将在珲春发生的事情报告给在莫斯科的重光葵阁下,并告诉他,这是一场意外。

电话那头,关东军参谋部寺田雅雄大佐接到命令,立刻就命令电报室给莫斯科日本大使馆发电报。

而此时,在东京的‘拉姆扎’小组负责人,理查德?左尔格已经获得了莫斯科对最需要的一份情报,‘妖计划’。

这份计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打击曾一阳的主力部队,其后才是肃清满洲的反日武装,为关东军的大练兵做准备。

三天后,在伯力,一个东方人在走进了驻扎在该地的苏军指挥部。

政委。

打开房门的一刹那,这个东方人惊讶之余,立刻认出了对方。

坐在沙发上的那个人穿着苏军的将军服装,但无法掩盖其长相,正是在苏联接受治疗的原40军政委,黄苏。

老刘,你这么来了。

我倒是说嘛,苏军告诉我有一个老朋友要来,没想到是你。

是我啊!政委,病治好了吗?要是身体没事的话,跟我回去吧!忘了告诉你,部队已经打到满洲了,司令部就在北满,司令正在前线指挥作战。

刘先河兴奋的说着,自然没有看到黄苏眼中的那一丝惆怅。

此章节由 趣书网 WwW、Qushu、neT 提供,最快更新,全文字阅读请访问趣书网


手机就爱读:9idu.net第一八零章 利剑出鞘不能正常阅读请访问 3vbook.cn黄苏很快抛去心中的一丝犹豫,对刘先河说:我受共产国际命令,协调远东方面军指挥北满抗日武装的。

趣书网 wWw.qushu.net指挥?刘先河一惊,诧异的问道。

是的,指挥。

黄苏阴着脸,点头道。

他不想干这样的荒唐事,对他来说,不管是什么党,中国的事,就是中国的事,跟苏联人没有多大的关系。

更别说,让曾一阳听从远东方面军的指挥了,这根本就是不能的事。

可就是这种近乎荒唐的命令,下达到了黄苏的头上。

这让黄苏,这个老红军战士,对苏联的这些做法有了很大的抵触。

尤其是,苏联医生以他的身体还未恢复为理由,拒绝他回国一样,让他恼怒不已。

人在屋檐下,只能低头,黄苏老好人的脾气也是一忍再忍。

边上还有苏军将领,让他咬着牙,才将共产国际的命令说完。

刘先河从黄苏的眼神中看到了愤怒,其实他也不理解,胸口宛如被大石击中了一般,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中央知道吗?王N同志根本就没有上报中央,就同意了共产国际的建议。

我不过是传个话,至于你们怎么做,我这个不在任上的政委是做不了决定的。

黄苏狡猾的眨了眨眼睛。

刘,我想黄政委的话,你已经都挺清楚了。

马克西莫夫中将笑着对刘先河问道。

清楚了。

好极了,为了远东方面军新增加的成员,我建议我们干一杯。

马克西莫夫想的很简单,既然苏军为曾一阳提供了武器弹药,曾一阳必需成为他们的附庸,给予成员的身份已经是优待了。

黄苏的情况,犹如两年前,赵尚志在伯力被苏军拘捕一样,不过他身份高,享受的待遇高一些罢了。

远东方面军派出马克西莫夫是有理由的,因为在一年前,他担任57特别军的政委,参加被斯大林寄予厚望的诺门坎战役,在哈拉哈河和刘先河有过一次会面,当时1纵准备从蒙古进入北满,与在此作战的苏军有过一次短暂的会晤。

马克西莫夫在诺门坎战役之后,57特别军就被解散了。

而他在战后被任命为远东方面军25集团军司令。

政工出生的马克西莫夫非常想当然的认为,既然黄苏是原来40军的政委,他自然有这个权利去命令曾一阳听从他的指挥,而黄苏却成为了25集团军的‘客人’,实际上是人质。

只要通过黄苏在伯力的电台中,发布命令,曾一阳就不得不执行。

苏联指挥官当然不会这么糊涂,但他们被苏联模式的外表给蒙蔽了。

还以为,在中国,D领导的部队也是采用苏联模式。

毕竟,共产国际派出过不少军事专家,远赴中国,指导红军军事正规化。

可是,在复杂的局势下,并不是一两个军事专家的到来,就能打破红军被**全面封锁的窘境的,之后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苏联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当成宝典照搬。

就在马克西莫夫兴高采烈的拿起酒柜上的伏特加的时候,刘先河装作苦笑道:将军,我想你最好先放下庆祝用的酒杯。

wwW.什么意思,难道军队不受党的指挥了吗?不,不,不。

我想你误会了,他是40军的政委不假,但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的职务应该是我们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而不是40军政委。

换掉了。

马克西莫夫中将有些发愣,不过想想也很简单,一支军队的政委由于生病,离开了其职位,有一个替代者很正常。

那么40军的新政委是谁?罗荣桓。

马克西莫夫中将高兴的问道:他在哪里?指定不会在苏联。

刘先河暗自恨恨的说道,不过脸上带着笑容,根本看不出他对眼前这个有过合作的将军有丝毫的反感:在山东。

山东???在刘先河不断的解释中,马克西莫夫最后还是明白了,山东在那里。

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地理问题,从伯力想要到达山东,必须穿过整个关东军的势力范围,然后坐着船,闯过由日军封锁的渤海湾,进入山东半岛。

最后还要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进入大山。

总之,很复杂,复杂到,苏军想要找都没办法找的到40军政委。

马克西莫夫粗大的手指在稀疏的头发中挠了挠,想了半天,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误会,他必须去和司令部联系,不然远东方面军还蒙在鼓里。

当然,留住黄苏,对于远东苏军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军事委员会认为,黄苏已经知道了大量苏联的秘密,所以必须留在苏联。

用后事的话来说,黄苏‘知道的太多了’。

马克西莫夫走后,黄苏制止了准备张口说话的刘先河,用手势制止了对方,说:老刘,这里可是我的地盘,走出去看看,周围的景色可不错。

等晚上,再尝尝红肠和烤肉,这些都是美味啊!我就听你这个地主的安排了。

刘先河乐呵呵的挽着黄苏走出了小院。

在伯力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种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微妙感觉。

就像是湖中的天鹅,路边的云松,还有林间的松鼠,一切都包裹在宁静之中。

耳畔隐约中,还能听到大自然呼吸的声音,奇妙不已。

黄苏走在如此美丽的风景中,却没有一刻留恋的心思。

他更想回到中国去,回到战斗过的部队中。

他身边的刘先河也感受到了宁静中,那场呼之欲来的风暴。

两人默默的走着,忽然,黄苏发出一声叹息,让刘先河愣了愣神:黄政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日军在几天前的演习中,有了过激的行为。

但苏军不想和日军交恶,于是想到了谈判来解决纠纷的目的,就此,在苏联境内的日军俘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筹码,还有一个就是,苏军准备和关东军高层会谈,协商三江地区防御,让我军让出松花江河谷区域,以及拉林河、蚂蚁河流域的解放区,将三江地区的桦林、萝北、同江等五县作为我军驻地。

不过,这些都是苏军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就做不得准。

此时的黄苏,眼神中宛如喷火,可见其心中的愤恨有多深了。

这些混蛋,我想司令员也绝对不会赞同的。

刘先河对苏军的好感大大下降,此时的他,才明白,为什么在曾一阳面前一提起苏军,曾一阳往往会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情。

和曾一阳那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无国界,**国家是有国界的。

那黄政委你?我后悔来苏联治病了,和我有同样感触的还有林总。

黄苏淡然笑道,但眼神中的凄苦,让人不觉心冷。

两人都是聪明人,刘先河不用多问,就能明白其中的关键。

斯大林虽然承认了中央,但他不甘心渐渐失去对中国的控制,使用一些不入流的手段,想要控制一个新生的政党,这种手法甚至连老蒋都不屑去做。

这是一场不快的谈话,但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刘先河不用担心苏军会用种种借口扣留他,因为他的级别,苏联人看不上眼。

之后的几天内,苏军似乎很忙,忙的将刘先河这个重要的客人都忘记了。

连代表方面军接待的马克西莫夫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随着日本舰队的逼近,苏军所有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

远东方面军也开始动员,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外围,组建了数道防御工事,准备用来应对关东军的威胁。

正如苏军看不透,为什么关东军会在如此不合时宜的情况下,筹备一场演习一样,曾一阳同样没看透梅津美治郎的军事部署。

但没看明白,就表明曾一阳就会毫无戒备的看这场热闹一样。

六个月的时间,让曾一阳可以动用的军队多了4万人。

不但将1纵队的部队扩编到了两万,成为一支也独立野战能力的作战部队,而且还扩编了3纵,形成野司的第二只铁拳。

从苏联运来的三条弹药生产线,也在三个月前,开始运行。

手上积攒的弹药,已经足够曾一阳发动一场大型战役的储备。

子弹和炮弹这些东西,捂在手里丝毫没有用处,只有打出去,打进敌人的胸膛,才能发挥威力。

曾一阳不是土财主,弹药充裕了之后,他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一场战役的胜利,换取部队在北满的安全。

至少打破日军一方的进攻方向。

在南面,关东军的国防要塞练成一片,延绵数百公里。

这是关东军在东北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守备这里的部队也都是关东军的精锐部队,在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下,这股日军是罪容易突破七台河地区,进攻北满的一股主力。

曾一阳保守的估计,包括日军第3国境守备队之内,关东军在该地区的兵力不下于10万。

因为有大量的要塞要守备,加上这些要塞都是依山而建,想要进攻这些地方非常困难。

但这也不是说,这些堡垒是无法敲开的,相反,其后背是相当薄弱的。

关东军在设计这些堡垒之前,所有的火力点,都是面向苏联境内,而不是防御其大后方。

而数万日军主力驻扎的防御工事,每天的消耗也是巨大的,虽然关东军在堡垒群内建造了弹药生产线,但一旦开战,依靠那条每天只能生产百余枚炮弹的生产线,根本无法满足要塞的需求。

曾一阳在等待,等待春播的全部完成的消息。

一场一地换地的作战计划,正在曾一阳的脑中形成,和梅津美治郎一样,曾一阳也想在40年的夏天发动一场进攻,不同的是,梅津美治郎想要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歼灭曾一阳的扩张,而曾一阳想用一场进攻,来增加四野的生存空间。

此战不可避免。

就像梅津美治郎在关东军司令部内,作战动员时说的那样:帝国的敌人都很强大,但帝国的军人必须要有战胜强者的勇气才能获得胜利。

没想到,在本来作为迷惑苏军的演习,差点酿成的作战信号,让关东军的作战部署不得不停下来。

但四野的长剑已经出鞘,不沾血,根本就不会回到剑鞘中。

面对关东军频繁调动的兵力部署,曾一阳也在积极的调动的手下的部队,兴安军区,在杨靖宇的指挥下,已经开始切断了日军对伊春的补给线,下一刻,一场攻防大战即将展开。

萝北县,野战军司令部内,参谋们忙碌的整理着往来的电报,不停的在作战地图上放上一面面代表日军兵力的小旗帜。

首长,兴安军区急电。

念。

驻扎在齐齐哈尔的第25师团在昨夜出发,目的地不祥。

4号情报站来电,日军在哈尔滨的24师团有东进的迹象。

绥化日军已经出动。

……曾一阳弯着腰,双手撑住上半身,正盯着地图上不断变化的敌我部署。

一副几十万大军厮杀的场面,在他的脑海中,正在铺垫开来。

大炮隆隆作响,机枪将一片片开阔地封锁起来,冲锋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吹去,随着红旗的飘动,战士们争先恐后的爬上日军的阵地,两两厮杀起来。

手指轻叩在地图上,其下的一条大河,正是东北境内最繁忙的航道,松花江。

日军的目的很明显,这是想要通过航道上的便利,将兵力迅速输送到佳木斯,形成城下之围。

小鬼子难道也想围点打援?曾一阳听着不断传来的情报,日军顺河而下,是能很快的进入三江腹地,这也是日军拥有大量运输船的便利,加上日军在松花江上,还有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巡逻艇部队,装备的虽然都是排水量500吨以下的小舰艇,可是要对付这支舰艇部队,曾一阳的办法也不多。

曾一阳抬头看了一眼忙碌的谢维俊,后者拿着电话对着后勤部口气严厉的命令着。

等谢维俊放下电话,曾一阳才询问道:游击纵队主力在什么位置?此章节由 趣书网 WwW、Qushu、neT 提供,最快更新,全文字阅读请访问趣书网


手机就爱读:9i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