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考验着人的体力,还考验着人的jing神。
就在格日勒以为自己jing神恍惚,出现的幻觉的时候,望眼镜中看到的那面红旗上,几个飘忽不定的白底黑字让他浑然惊醒。
……四十军……第五纵队……几个字断断续续的出现在实现中,一开始,格日勒还以为看错了,不久之前才接到命令,总指让骑兵旅找5纵,可一眨眼的功夫,不仅仅5纵从天而降,还帮着骑兵旅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是自己眼huā?还是被愚nòng了?格日勒一时间脑袋嗡嗡的直响,总指对迫切的想要了解过江部队的情况,下达的命令中,都是死命令。
可见曾总对前线部队的担心情况,就在格日勒准备牟足劲,等骑兵旅一部越过日军部分控制的铁道线寻找5纵,这个消失的过江部队不但出现了,还生龙活虎的出现在战场。
也难怪格日勒傻眼。
在他接到命令的时候,一度还以为5纵已经被打散了,要不然为什么总指一直联系不上,反而让骑兵去找呢?如果,假如说如果,5纵司令部要是出了意外,这也是抗战一来,我党领导的部队中损失最大的一次。
当然,整个嫩江战役也抗战一来,黄河以北数一数二的反攻作战。
人数上自然无法和蔓延整个华北铁道线的破袭战先比,但质量上一点都不差。
接受苏联武器援助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其发动平原作战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华北同期举行的几次大型战役。
而从山东战场,豫西战场和晋察冀战场chou调的三个jing锐纵队,也是等一等的野战部队。
战斗从陈光命令全线进攻的时候,就异常惨烈。
旅长,我们……我们接到的任务……好像就是找他们啊参谋长葛平指着战场上的那抹绚丽的红sè,口齿的说道。
格日勒苦笑道:别告诉我他们是神兵天降?看架势,5纵是赶上了,捎带手把鬼子的乌龟壳给打爆了,不承认差距,还真的不行啊以后要督促部队加强攻坚战的研究,今后部队作战,打伏击的机会将越来越少,攻坚一定要当成我旅的战斗作风来抓。
骑兵旅在兵力,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拿下来的日军据点,竟然被一伙胡luàn走到这里的5纵小部队给虐残了。
西路军团越过嫩江之后,整个北满敌日伪的局势将彻底改变,日军战局铁路的优势,只要补充了兵力,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推进,但我军只要控制住了jiāo通线之外的广大区域,一时间日军也奈何不了我们。
想今天这样的作战方式,将成为今后敌我作战的主要方式。
参谋长葛平经历的大战不多,理论上的知识并不缺乏,而东北的抗战局面打开之后,肯定是向华北战区一样,日军以jiāo通线为动脉,层层推进的局面。
骑兵作战更擅长的是野战,而不是攻坚。
要是骑兵旅无法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实力,那么今后骑兵旅自然会沦落成为二线部队。
对于骑兵旅来说,他们处于进攻位置,据点的日军至少一半以上都是被骑兵部队歼灭的,改由步兵攻击之后,骑兵不善攻坚的特点也渐渐的显lù出来。
可要论起战果来,骑兵旅还是担负了一个战斗的主动权。
炮兵就在边上,很快传令兵回来。
炮兵也马上给大炮nòng上伪装,转移出来炮兵阵地,这里距离日军的野战机场非常近,还不到一百公里,日军要是增援,很可能第一批增援力量是从空中而来。
格日勒想到这里,对身边的参谋长葛平说:让部队注意隐蔽,估计鬼子的侦察机很快就回到战场上空。
西线打的火热,他也不能肯定,日军是否还顾得上铁路边上的这个小据点,但要是被鬼子的飞机发现,少不了又要转移。
双tui一夹马夫,战马腾然跃起之后,飞快的踢动马蹄,嗖的一下窜了出去,既然对方已经亮出的旗帜,格日勒也明白,这时候应该他出面了,至少也要给予兄弟部队应有的重视。
再说了,5纵帮着他们将眼前的钉子拔掉,于情于理,他应该lù个面。
见旅长一个人走上战场,格日勒的警卫员也打马跟在其后,旷野中,两匹战马一前一后,踏着点点尘土,飞快的向据点而去。
当战马踏过铁轨,格日勒愣了一下。
眼前的这支部队,战士们一个个都穿着几乎破烂的军装,依稀能够看到那么青灰sè。
这样的军装,格日勒当然也穿过,自然熟悉的很。
除了土布不够坚实,容易破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造价便宜。
站住什么人?一个年轻战士拦住了格日勒,战士看上去年纪还很轻,只能算是一个半大小伙子。
不过脸上脏兮兮的,上衣的纽扣也掉了几颗,kù子破了一个大dòng,一块半连半碎的破布,耷拉着拖在kù子上,咋一看,似乎没多少威严可言。
不过,小战士专注的眼神倒是让格日勒心里一亮。
小战士看在格日勒打鬼子的面子上,也没有刻意的刁难,脸上的表情也并不是如临大敌的样子,反而透着一种亲切:石头,快跟连长说,对面的友军来人了。
首长,您是那支部队的……看格日勒腰间别着手枪,口袋上带着钢笔,似乎是个大干部。
战士也感觉到这样问似乎不太好,解释道:我看你们的军旗也是红sè的,跟我们差不多,不过我们可没有那么多马和炮弹。
战士无心的话,顿时让格日勒脸上一红。
你们是5纵的?战士警惕的看了一眼不远处骑兵旅的军旗,虽然没有望眼镜,看不到旗帜边上的部队番号,不过能够从鲜红sè的底sè分辨出,这很可能就是纵队首长着急寻找的兄弟部队。
是战士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承认了。
说话间,格日勒从战马上跳下来走到战士面前,热情的问候道:可盼来了。
骑兵旅旅长格日勒,你们这是来了一个连吗?能和纵队上级联系上吗?即便联系不上,团一级的总能联系上吧首长好小战士这次倒是没有迟疑,高声回答道。
格日勒热情的问话,反而让战士警觉了不少。
这个一脸胡茬的大汉问东问西的,似乎有点可疑,不过对方报上的番号确实没假。
格日勒心里虽然苦笑,暗自在心里下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cào练这些,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绝对错不了。
却lù出豪放的大笑几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这是来接应你们的,正好遇到铁道边上这个日军据点,拦住了去路,准备消灭这股日军,然后再去接应你们,没想到,你们却来了。
正在打扫战场的连长听战士报告,对面来了一个旅长。
5纵为什么从大老远的豫西千里跋涉,来到东北?还不是听从党中央的号召,收复东三省,搅luàn日军的后方补给线吗?而已经在东北打开了一定局面的野战部队,正是西路军团三万多将士苦等了两个月的亲人。
很多5纵的基层指战员还不知道,纵队的电台已经坏了,无法跟前指和军团联系,部队将何去何从都是一个未知数。
战士们朴实的想法中,只要遇到了接应部队,有了补充和物资就好了。
枪里有了子弹,就能打鬼子。
这种想法很质朴,也说明了战士们在没有后顾之忧之后,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重新被锻造成为一名钢铁战士。
通信员不敢耽搁,转身就跑向了团部方向。
打据点这样的战斗,部队多了根本就没多大的用处。
人多势必会分散守敌日军的注意力,但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事实上,这种规模的战斗,只要投入比守敌稍微多一点的兵力就足够了。
兵力太多反而徒增伤亡。
对于这种战斗,李林打起来非常有经验,在山东战场,豫西战场,没少跟jiāo通线上的日军打jiāo道。
如果不是存着围点打援的意思,李林是不会投入大量兵力,小规模的佯攻的。
进攻中,反而战斗力强,配备一定爆破能力的突击部队,才是打开缺口的据点的关键。
当一个完整的步兵连派出去之后,李林就没有再担心过战场上的动向,反而关注着远去不明敌友的军队,从火力上看,对方绝对不是西路兵团的部队,兵团中的3个纵队,装备最好的是9纵。
但也不过是比4纵和5纵稍微像样一点,重机枪多几ting,迫击炮多几mén的样子。
真要拉出75野炮,用炮弹轰据点的话,王炳南那个抠抠搜搜的家伙肯定舍不得。
李林正准备去见见这个兄弟部队的带队主官,还没等走出林子,就见到通信员匆忙的跑了过来。
让他没想到的是,进攻日军据点的骑兵部队规格还很高,竟然是野战司令部直属下的骑兵旅,连旅长带旅部一起来了。
走去见见。
两军会合这些都是假的,5纵越过日军嫩江防线才一天,有两个团还没有过江,4纵也在嫩江西岸等待接应,现在李林需要的不是一支兵力并不多的骑兵部队,而是大量的弹yào补充。
他看上了骑兵旅的几mén野炮,准备说几句好话给借过来先用用。
至于还不还,这要等打完仗之后再说不是?远远的,李林看见一个大汉,穿着和自己差不多颜sè的军装,似乎还ting眼熟。
咦,这不是老熟人吗?第三四零章 借兵第三四零章 借兵红军刚刚抵达西北的那一年,李林还是红40军六个主力团之一。
长城抗战之后,西北的局面被打开了,而李林的红4团也在这一年开始扩大,先是组建红4师,李林任师长,吴开山任政委,部队驻扎在前河套。
河套水草丰美,民风彪悍,历代都是骑兵组建的重要地区。
西北军时期,在河套也建立了规模不小的马场,从来供应部队的战马。
而马家被赶出河套之后,黄河边上的区域就被红40军控制了下来。
因为当时西北粮食供应不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河套并没有发挥牧场的优势,反而成了西北和关中同样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李林一直想在4师组建一个骑兵团。
可当时中央才一个骑兵旅,李林一个师长就想组建一个骑兵团,反了他了?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李漫山,王利发都是想过。
后来退而求其次,弄个骑兵营不过分吧在河套驻军的那段内,虽说李林没有成功的组建骑兵部队,但还是有一些零散的骑兵在4师驻扎过。
格日勒就是其中的一员,抗战爆发之后,骑兵主要是驻防草原上,防止日军满蒙兵团一路西进,而40军一路东行,主力在山东和河北作战。
几年不见,李林对格日勒的样子也有些模糊了,好在格日勒变化也不大,还是认了出来。
格日勒李林紧走了几步,这才对着格日勒大喊道。
……你、你……是李师长?在他乡遇故人,格日勒也非常高兴,连跑两步冲上去就抱住了李林。
当年李林为了和驻扎4师的骑兵搞好关系,总能找到一点乐子,搞好之间的关系。
当然其用意也非常简单,就是关键的时候,让骑兵表示一下,想要留在4师就可以了。
而格日勒当时还是骑兵营长,借住在4师的防区,一方面是用漠北的马匪来练兵,另一方面在河套着手建立军马场。
隶属于军部的骑兵,要不是部队想留下来,李林还不敢跟军部争夺兵源。
草原上的汉子豪爽不做作,想要和这些人搞好关系非常简单。
就两个方面,能喝、能打,要是还能在关键的是时候亮上一嗓子,就更对路了。
酒是李漫山偷酿的地瓜烧,而摔跤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
李林可没少跟格日勒往来,一来二去的,两人也颇为熟稔,成了。
一个师长下交一个营长,本来就很可疑,不过格日勒当时还没有这个觉悟。
在纳河,两个老能够相见,足见非常难得。
骑兵能在天黑之前能和5纵联系上,对于给格日勒来说已经是立功了,没想到,不仅仅如此,还见到李林,这可是5纵的司令员,等于格日勒在胡打『乱』撞,找到了5纵的司令部。
李司令,找到你太好了。
曾总一准听到你的消息,肯定高兴。
李林先前看到骑兵旅的架势,似乎要过铁道线,而格日勒见到了他之后,反而不着急了,骑兵接到的命令肯定是越过铁道线,寻找5纵的主力首长生气了没?这倒不,不过我也是刚刚接到电报,让我部越过铁道线,去嫩江边上寻找你们的踪迹,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和5纵过江部队取得联系。
格日勒谨慎的说道,对他来说,猜测曾一阳的意图,还不如执行好命令来的实在。
这么大的一个战役,两军交战的部队超过了20万人,而前指后勤运输的人员还没有包括在其中。
李林一想到,因为电台的原因,部队和前指失去联系,这可是要出『乱』子的。
对于曾一阳来说,前线已经在正面交战,部队无法按照预定突破日军防线,倒是可以理解,但失去联系,这绝对是不能原谅的。
嫩江战役,在北满的日军兵力上是不足。
但野司方面,能够集中的兵力也有限。
除了1纵,3纵、另外野司直属的两个师,3个作战旅,几乎就没有其他兵力可调集。
而日军光在能将防线上就布置了3个师团,北线还有一个强大的12师团,试图全力南下。
初期,曾一阳准备的很充分,用3纵和1师阻击日军12师团,嫩江的战斗还真的不好说。
不过也仅此而已,要不是在嫩江西岸,还有陈光指挥的3个纵队,曾一阳也绝对不敢这么做。
5纵过江前和前指联系过,但是之后一直没有获得联系,这让曾一阳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陈光为了『迷』『惑』日军,在嫩江下游的江桥附近大败**阵,几乎吸引了14师团一般以上的注意力,而游弋在嫩江上的军舰,也都在这一段江面上巡逻。
即便得到消息,赶到平阳镇,也已经无法阻挡5纵过江的步伐。
相对于14师团严密的防守阵线,23师团在本来不是防区的纳河地区建立的防线,本就没有14师团的坚固,加上23师团的驻扎区域是在海拉尔,地处满蒙苏三国边界。
不少重武器都没有随部队南下,陈光利用一次全线攻击,将5纵一半以上的部队送上了嫩江东岸的土地。
要不是夜里渡江,困难大,加上准备的船只也不够,5纵也不会最后有两个团被阻隔在西岸。
除了弹『药』上的空缺是在太大,让李林不得不重新审视的困难之外。
由于日军的炮击,装着电台的小船被炸翻,失去了和兵团指挥部的联系,让他不得不将部队开始收拢。
准备依托兵力上的短优势,越过铁道线,寻求和东线主力总指之间的联系。
可现在他不着急了,借骑兵旅的电台给总指发了一份电报之外,也以5纵名义给陈光报了一个平安。
曾一阳的回电比陈光的更快一些,除了口头上的嘉奖之外,还将在杨家店的一批物资也批给李林使用。
陈光的来电就有些紧急了,5纵过江之后,日军从齐齐哈尔调集了十几条军舰,都是数百吨的小舰艇。
这小军舰只能在近海和内陆河道内执行封锁任务,小口径的火炮,还有高『射』机关炮,只能虎虎人而已。
可在嫩江上,这些小军舰将西路兵团的木板小船克的死死的,不仅王秉璋特批的一批弹『药』被当在嫩江西岸,要是无法击沉这些军舰的话,整个西路兵团将有可能被日伪军断成两截的危险。
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两军之间的联系被中断。
不管是道路上的中断,还是通信中断,都非常危险。
相对于日伪在嫩江上调集的军舰,彻底封锁了整个嫩江的防线,陈光一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仅有的炮兵,只有一个空的炮架子,炮弹早就打光了。
而随着北线道路的中断,南线的第8师团步步紧『逼』,9纵阻击的也非常辛苦。
李林一被夹在两难之间, 5纵只要行军一天的,就能抵达杨家店拿到总指给他们准备的弹『药』物资,部队回师之后,彻底击溃还在顽斗的日军23师团左翼残兵。
为整个兵团东进打开局面,而另一方面,嫩江上的军舰,实在是日伪手中的最大利器。
青冈,总指内部。
曾一阳听取了谢维俊等人的情报分析,情况很棘手,要让5纵在路上一来一回耽搁两天。
不说9纵是否会因为日军的步步紧『逼』而损失重大,关键是日军一旦完全洞悉了我军的意图,会将兵力上往北线倾斜,不论结果如何,都是曾一阳无法接受的。
给我接闵中原。
曾一阳抽了一根烟,然后站起身,走到机边上,沉稳的说道。
我是曾一阳,现在我命令你旅派出两个营的兵力,运送你看管的三成弹『药』,送抵拉哈镇前线,有困难吗?不跳字。
没有放下,曾一阳还不放心的给李林发一份电报,询问李林有要求,并将一部分弹『药』由警卫旅押送在电报中也说明了,目的地就是哈拉镇。
李林结果电报,眼神却看向了格日勒,眼神中殷切,让格日勒这个蒙古汉子都被看得浑然你一哆嗦。
这眼神会那么熟悉?格日勒心中狐疑,李林就像是狼看到了绵羊一样的眼神,确实非常让人怀疑。
好在格日勒没往这里想,反而在边上询问道李司令,总部说?骑兵旅就一部电台,相对于骑兵旅来说,5纵的作用是不能取代的。
电台也就交给李林使用了,关键是5纵的电台虽然坏了,但电报员不过受了一点轻伤,加上喝了几口冰凉的江水,在江边吐了几口清水之后,活蹦『乱』跳的。
电台贡献出来的时候,李林很大气的将骑兵旅的电报员给退了。
为此,格日勒也还天真的以为的级别不够,还不能接触到军团一级的机密文件。
李林神秘的笑了笑,很快就拿着一份总指来电递给了格日勒。
骑2团,炮兵营归5纵指挥。
格日勒的汉子认的不多,但几个字还是全都认识的,傻傻的问李林啥意思?算5纵借的,要不要打个借条?李林小眼珠子眨了几下,意犹未尽的问道。
不用,你李司令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
好,等仗打完了哥哥请你喝酒。
格日勒哪里,李林是打着有借无还的幌子,早就看上了格日勒的骑兵。
虽说骑兵在平原作战中,攻坚不擅长,但作为战场支援兵力,行军迅捷,不仅可以偷袭敌增援部队,还能支援几个战场。
想起来豫西平原,李林也是因为没有骑兵,几次和日军的交战都是有始无终,心里就火烧一般难受。
第三四零章 借兵第三四零章 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