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安抚了雷鸣,又转过头问道:王师弟,你来此处是做什么?王皓闻言打了个哈哈,道:收徒大典可是我门中盛事,机会难得,我正是随一位师兄来见见世面的……他和万师兄交好,便又顺路过来拜访一趟。
马忠对王皓的话不置可否,口中却是一个劲的艳羡:师弟啊,你能搭上万师兄的线,那可真是时来运转咯!万师兄本来就是本门炼气期弟子中有数的高手,近来又拜了门内一位筑基后期的修士为师,将来必然有个筑基期的前程……以后说不准得靠王师弟关照我们啦,哈哈!王皓闻言笑着答道:呵呵,我等乃是共过患难的交情,这些事情哪里需要说,师弟我心中自然有数……只是以后的事情,又哪里说的准呢?王皓口中说着,心里却回想起邓攀、万啸天各怀鬼胎的神情,再念及南疆之行,不免忧心忡忡的叹了口气。
马忠只道是王皓不信,心里不觉有些急,只见他上前几步,手指着广场中央说道:王师弟,你可看见场中那位青衫峨冠的修士了?王皓放眼看去,只见广场正中有一人正在一群修士簇拥之下,正缓步走向可坐二十人的红木圆桌而去。
这人约摸三十岁左右的容貌,峨冠宽袍,大袖款款,面容俊秀,一对剑眉入鬓,看上去儒雅不凡,又不失英气,只是下唇有些薄,浑身上下有股子挥散不去的阴骘的气质。
他低声和左右修士交谈,言笑间极有自信,只是他那顾盼生姿的模样,瞧在王皓眼里颇有些眼熟,可是顷刻间,却又难以想到究竟是在何处见过此人。
马忠没有理会王皓,自顾自的说道:这位前辈姓商名简,乃是门中权柄颇重的筑基期修士,兼之修为高深,在门中颇有影响……万师兄就是他新近入门的弟子,师弟啊,师兄我看好你哦,哈哈!须知修真界等级森严,辈分关乎礼教大防,万万马虎不得。
马忠还是个记名弟子,又未正式拜过师,是个没有师承的人,他称呼商简为前辈,倒是颇为敬重的意思。
王皓没有理会马忠的调侃,心里只是默念着商简……商简,极力回想着到底是在何处听说过这个名字,却忽然一个激灵,冷汗迭出,汗流浃背,脸色苍白若纸。
数月之前南华宗内无名山谷里,那名身穿青色长衫,匿身南华宗内的血盟长老不就叫商简么?心中疑窦既生,王皓又重新细细打量起对方,越看越像,缓缓的,这名修士和王皓脑海中的那个模糊印象慢慢的重合到一起。
他就是商简!!王皓先是一惊,立刻又回过神来,他故做镇定,心里却不禁一沉,气血更是一滞。
马师兄,万师兄是因何事才拜入商前辈门下的,你可知情?王皓强压住心中的波澜,突然问道。
马忠倒并未起疑,他皱眉想了想,道:这等事情我怎么会清楚……不过听人传言,似乎是万师兄做了什么事情,极得商前辈的赏识,故而才拜入门下的。
王皓心中又是一跳。
商简这厮就是个吃力扒外的货色,万师兄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才能得到对方如此大的赏识呢?王皓念及于此,心里不免一叹,莫非万师兄也和商简是一丘之貉么?王皓脑中又回想起方才的情景,心中对南疆之行不免又多了几分担忧,心底对万师兄和邓攀等人的戒备,自然也更盛了几分。
事情如此的扑朔迷离,凶险万分,王皓哪里还有心思再做闲聊?他连忙拱手道别,和二人客套一番,便脚下生风,转眼就没了踪影。
南华宗餐霞峰上,有处红色的阁楼,年代颇为久远,似乎千年前便矗立于此。
这座阁楼共有九层,占地极广,以东海海底玄石为基,以万年铁木为粱,以赤色火晶为瓦,又有诸如玳瑁、琥珀、白玉等饰物装点边角,再加上左右森严挺拔的参天巨木,远远看去肃穆端庄,自有一股子涤荡于时光长河后的厚重感。
这座餐霞峰上标志性的阁楼唤作天机阁,是南华宗一处要害所在。
天机阁第一层,则是宗门放置各类典籍之处,叫做经文馆,但凡门下弟子,只需缴纳一笔灵石,便可进来翻阅详参。
诸如高深的功法,不传的辛密,这里自然是没有的,不过却胜在包罗万象,修真界大小事物,多少不论,却都会有所涉猎。
这日下午,经文馆内却忽然闹腾起来,只见一名容貌粗犷的修士正和此处的管事弟子扭打在一块,嘴里哼哼唧唧,引得馆内许多闲人跑来围观。
哼!我花费了二十块灵石进来,为的可不是这些大路货色!我且问你,经文馆内有关巫苗族和十万大山的典籍都到哪去了?莫不是你们几个偷偷卖到坊市了?阁下不要信口雌黄……我等来此处任职不过三五载,可馆内的典藏自百年前就是这样,关我等何事?我不管,没查到我要的典籍,你们就得还我的灵石……低阶弟子辛苦干一年也就是个数目,你们以为我容易咩?这几名修士扭扭打打的纠缠在一起,不依不饶,乱作一团,而围观的修士们则在一旁指指点点,一个个捧腹大笑。
人群中间有一名青衫修士,他手拿一枚玉简,只是冷眼旁观,却忽然朝着身畔一人拱了拱手,满腹疑惑的问道:请问这位师兄,这人虽然浑了一点,不过说的却也在理。
诺大的经文馆,竟然连有关巫苗和十万大山的典籍都不全,传出去确实不太好听啊……我看大家都在大笑,心里一头雾水,冒昧向师兄请教一下,到底是什么缘故?那人闻言看了看这位青衫修士一眼,觉得对方还算顺眼,便微微压低声音神秘的反问道:师弟你怕是新晋的弟子吧?呵呵,小弟姓王,确实是新晋的弟子。
这名青衫修士微微一笑,点头称是。
那就难怪了……我跟你说,百年前我宗内曾起了一场变故,起因经过结果都挺复杂,我也不太清楚,可自从那场变故之后,经文馆内有关巫苗和十万大山的典籍却都不翼而飞!早些年大伙对此事讳莫如深,倒是近些年来,才渐渐有小道消息流传……这个愣头青不知原委,就在此处打闹,估计一会就有好果子吃咯!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