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欣赏的力量(9)

2025-03-31 02:19:18

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吴小莉,被媒体称为快乐的老妖精。

乐观、豁达的个性却让她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早已跨过青春门坎的她,说起年龄时总是十分坦然,何必在乎年龄呢,我觉得只要心态年轻就永远不会老。

至于生理疾病,很多更是心理问题的反映和写照。

很多疾病都是压力的结果,而所有的压力,都是由负面思想开始的,然后,更多的负面思想便会接踵而来,直到压力显现。

换句话说,当我们抱怨健康问题时,就是丢出负面情绪,让我们的身体听见而烙下印记,引发身心疾病。

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思想都放在疾病上,等于邀请疾病的到来。

但如果相反,我们以欣赏的态度审视我们的身体,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疾病,很多问题便可以防患于未然。

这种说法绝非天方夜谭。

很多心理研究报告都显示,一个人对于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将导致这样的信念在他们身上实现:比如医生告诉病人,有种特效药能治病,这种药对这些病人发挥的功效,就要比使用相同药方,却没有接收这项信息的病人要大得多。

同理,两个人得了同样的病,一个人每天对自己说我身体很好、非常快乐、非常享受生活’他的病就有可能日趋好转,而另一个人却反复埋怨我病的很重,结果他的病就越来越严重。

自言自语时如此,倾听别人的话语时亦如此。

我们的身体不会考虑发话者是谁,它只留心自己的关注度。

如果我们对身体缺乏欣赏、缺乏自信,就有可能陷入人云亦云的怪圈,甚至引发严重的生理疾病,造成完全不必要的麻烦。

那天同行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件事:她的大学同学聚会时失约了,原因是父亲毫无先兆的突发心脏病。

她多问了一句,得知同学的母亲不久前刚刚心脏病发作,做了数个心脏支架才抢救过来,老伴照顾她时,她不厌其烦的描述了症状,并添油加醋的埋怨了一番老了不中用之类的话,然后父亲也就感觉身心不适。

这也许是心理问题。

我抱着手机沉思了一会儿,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

同行在电话那边说: 我告诉她父亲有可能只是心理问题,建议她换个医院检查,并且让她反复提醒父亲,时刻告诉自己很健康!老人家住在哪家医院,我也去探望一下。

我问道。

你是说现在吗?呵呵,不行! 电话里传来同行孩子般的笑:老人家参团去海南旅游了!同学陪父亲去了最好的医院做了全套检查,结果什么事也没有!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力量有多么大,真正能够击倒我们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据说,美国某医学教授对癌症的病因提出了新理论,认为癌症的发展主要不是客观上存在的癌细胞,而是主观情绪、自我暗示导致了癌变。

这一理论虽未被广泛接受,但癌症患者在得知真相后,病情便会急剧变化,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强弱也不尽相同。

有调查统计显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内向的人比自信、成熟、开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开朗的人,即使遇到问题,也会以欣赏自我的乐观态度,本能的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于是身体也就更健康。

当然欣赏自我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辅助我们治疗,绝不能代替医院和医生的作用。

不过,如果健康问题已经出现,用欣赏和乐观的泡沫灭火,或用抱怨指责的汽油灭火,哪一个速度更快,应该是不言而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