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许仙志全集 > 第四十九章 满月

第四十九章 满月

2025-03-31 02:19:54

六静的午后时米,白素贞忽然道!汉女,今天的饭带芯公样?。

许仙道:还不错啊!豆腐炒的很好吃。

白素贞的唇角立刻勾起一丝微笑,为许仙夹菜道:那你就多吃点许仙却又道:米饭似乎添太多水,有点教了。

白素贞道:哦,是吗?我下次严放点好了。

指尖纠结着乌丝,虽然还是不动声色的模样,但许仙却感觉的出来,她在不高兴了,让他有点不忍心,又有些好笑,低着头不禁笑出声来,道:我开玩笑的,快点吃吧!白素贞也露出微嗔的神色,伸出纤纤玉指去拧他的耳朵。

光阴流转,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间便已入了盛夏时节,江南的梅雨虽还带着余韵,但晴朗的日子却渐渐多了起来。

今日便是艳阳高照,知了鸣个不停。

苏州知府陈伦的府邸前面,更是门庭若市,人群流不息,人人面上带着喜庆,来庆贺知府大人的足月之喜。

红包礼金自然是少不了的,自有门房报贺。

或多或少,不一而足。

许仙只取了一个中间之数,不多不少,隐在众人之间。

但能来这里的无论是张员外还是刘掌柜莫不是一夫把年纪,他一张嫩面孔站在一群老头子中间,还是颇为引人注目。

而且他这新任三皇祖师会会的名头。

在这苏州城中还是很有震撼效果的。

不禁有人暗中指点议论,许仙也只是充耳不闻而已。

随着人流,绕过影壁。

内堂之前,却见陈知府缘尊降贵,亲自迎接诸位贵客。

平素威严的表情哪还见得半分;一张脸笑开了花一般,红光满面的像是年轻了十几岁。

他一拱手,这些平日鼻孔朝上的士仲都是还礼不达,倍感殊荣。

待到许仙上前,陈知府犹豫了一下,还是拉着许仙的手,低声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当日陈夫人果然如许仙所言,产子不顺。

苏州府最高明的稳婆也是全无办法。

多亏了许仙那一瓶保胎丸才母子平安,这种恩德自然是要道谢的。

众人看许仙的目光又是不同。

许仙别了陈知府,旁边的园子里正在搭台唱曲。

听说是什么芥子园的名角。

台上女子浓妆艳抹,吴语依音哼唱着缠绵徘恻的曲调,水袖青衣舞动着**摄魄的姿态。

台下摆布着许多桌椅,桌上放着瓜果桃李,不少人过去观看。

看不多时。

就跟着曲调摇头晃脑起来。

许仙亦驻足一会儿,仿佛是个,才子佳人的故事,落难的秀才遇到大家闺秀的老戏码,虽然歌者的音调不错,但却勾不起他的兴趣。

前世所能看到的各种娱乐节目,可以说已经尽视听之极。

以至于有些可怜这些古人了,既没有电视看,又没有电脑玩,听几句小曲就美的不行了。

上面唱曲的,还不知是男的还是女的呢?不过转念一想,似乎到了后世也分不清。

什么春啊,曾啊,著啊也就不说了,单这许仙一角可不就女人演的吗?这其实是许仙误会了,后世明清之际,理学大兴,为了礼教大防,戏曲中才多由男子扮为女子,如今则是太平盛世,时下风气开放,还没有这样的规矩。

忽闻身边一人道:公子觉得不好吗?许仙回头,见是一个中年男人来跟自己搭话,脸上蓄着须髯,衣着虽然普通。

但颇见儒雅,此玄正皱着眉头盯着自己。

许仙行了一礼道:还好。

这评语不上不下,而且有些敷衍的意味。

让这儒雅男子有些不满,追问道:只是还好吗?许仙一愣,难道这人是所谓的粉丝吗?据许仙所知,古代的一些老戏迷。

对于名角的热情程度丝毫不下于后世的粉丝。

为了照顾这位大叔的情绪,许仙就改口道:恩,是很好。

不等这位大叔话,旁边本来安心听曲的客人转过头来道:汉文兄。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身段,这嗓音。

难道当不得 极好。

两个。

字吗?许仙一瞧却还是个熟人,金圣杰。

想想他家的珠宝店也是在这苏州。

知府大人的酒席他自然要来。

我正要问你,你家的大船有消息了吗?金圣杰道:哪有这么快,好久不见了,快坐下聊一聊许仙自然是无有不可,那儒雅男子却紧追不舍的道:足下真的觉得不好吗?不知道不好在哪里?他已看出了许仙的心意,眉头皱作一团,非要许仙说不个一二三不可。

不等许仙耸耸肩膀。

不置可否。

金圣杰却笑道:廖园主,旁人说不得你,但此人说你。

还非得受了不可又对许仙道:汉文,这位先生,就是芥子园的国主,名闻天下的廖秋廖园主,你说的差了些。

的故事,皆出自他一人之手。

许仙这才明白,这人为何如此在意自己的评价了。

至于名闻天下。

犹豫许仙不爱看戏听曲,却没听说过。

他却不知,这位廖园主还真是个名闻天下的人。

却并非因为诗词出名,而是因为撰写了诸多戏剧小说,文名遍于海内。

而且他精通诗文。

度曲,饮馔,园林,种植,服饰,颐养乃至房中之术,经常游走于巨富之门,而被奉为上宾。

虽然并非科举出身,却颇有些傲公卿,倾王侯的姿态。

算是个极为自负的人,如今忽然被一今后生小子说自己编写的曲目不行,哪有不怒的道理。

但对于汉文这两个字有些耳熟,皱眉问道:金二公子,你说他是何人?许仙拱手道:在下许仙许汉文,方才言语无状,多有冒犯,还请廖园主多多包涵。

毕竟当着人家的面说人家写的东西不行,让谁听了也得怒。

廖秋将许仙两个字念叨了一遍,讶然道:你就是许仙?都是文字中人,对于许仙两个字,他当然听过,乃至那一脍炙人口,雅致非凡的词句,都让他钦佩不已,常常想着要见上一面。

但文人相轻,如今见面又被批评,当然拉不下脸来套近乎。

而是板着脸道:许公子的词句做的固然是极好,但是戏剧同诗词大有不同,不该胡乱议论。

当世的诗词还是文坛的主流,戏剧小说虽然脍炙人口受众更广,但总是登不得大雅之堂。

投身其中的文人墨客也就很少。

却让廖秋更为自负,自认是这一行当的状元魁,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被称为胡乱议论。

许仙也不恼,又赔了个。

有。

却同金圣杰说起关于医书的事,他的医书编完之后,总需要有书局来出版,金家是江南巨贾,应该有这方面的业务,正要请他来帮忙。

金圣杰笑道:这你却是找错人了,廖园主的布衣书局正是天下第一的书局,书店更是遍布天下。

你无论编成了什么,请廖园主来出版是再合适不过了。

金家虽大,也不可能什么生意都做,单这书局就是比较特殊的一种。

许仙不由望向旁边的廖秋,道:廖园主,在下最近编写了一套医廖秋疑惑道:医书?他还以为许仙要出诗文集,没想到竟然是。

许仙解释了一番。

廖秋才信了,却道:这自然是没问题,只是在下有一个要求,想听听公子对曲剧的见解,若能做上一阏,那就更好了显然对方才许仙的话还是耿耿于怀。

此时即将开宴。

戏台上的曲目也暂时告一段落,只等宴罢再开唱,众人都将目光投过来。

许仙叹一口气,沾了茶水在桌上写了几句,廖秋上前一看,不禁脸红了一下。

上面写道: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此曲出自关汉卿之手。

取的是南吕四块玉的曲牌名。

暗含劝谏之意,让这个廖园主稍息了这贤愚之心。

廖秋体会到这层意思,又想起方才的许仙的表现,虽然年纪轻轻,却谦恭忍让,颇有君子之风,到是自己咄咄逼人,受不得一点批评之言,显愕小家子气了。

而且观这一阏小令,言辞简明平实却又别出慧心,端的是大家风范。

只是没瞧冉许仙竟也是此道中人。

却不知关汉卿乃元曲四大家之,如李白之于唐诗一般。

而当世曲这一门还没真正展起来,如何能于这后世大家相比。

许仙写罢,又随手拭去,冲廖秋微微一笑道:廖园主,这能算数吧!廖秋知他有顾全之意,亦收了矜傲之心,点点头道:当然算数,我们入席吧!等下还要请教作曲之道许仙笑道:也要谈谈医书。

廖秋也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二人携手入席。

彼此只是一时误会,而且又是许仙冒犯在前,那便结仇不如释怨。

廖秋同学的龙套闪亮登场,大家鼓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