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战朝鲜全集 > 第二十五章 下山猛虎(一)

第二十五章 下山猛虎(一)

2025-03-31 02:21:06

我想过了,我们现在手上并没有地雷,但是我们却有几个炸药包,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些炸药包。

李啸天在部队中向以精明著称,在反坦克武器缺乏的情况下,步兵打坦克更加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不能让志愿军士兵的血肉之驱同敌人的坦克硬碰。

原本反坦克班的士兵就携带了两个五公斤的炸药包,在刚才接任务的时候,骑兵连又向他们提供了三个10公斤的炸药包驮在马匹上。

(实际上就是把两个五公斤的炸药包捆在一起来使用,以增加爆炸的威力来对付坦克。

)你的意思是,像埋地雷一样把炸药包埋在下面的道路上,等敌人的坦克来了后才引爆。

周延年很快就理解了李啸天的意思,难怪刚才你刚才要坚持带上三个炸药起爆装置,原来是准备这么用这些炸药的。

炸药起爆器在志愿军部队里的数量也不多,一般是一个排才备一个,用于炸药爆破桥梁铁路等建筑物时使用。

那我们骑兵班在战斗中要怎样配合你们反坦克班的人?周延年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次任务是两个班一起接的,他可不想自己的骑兵班在旁边作看客。

当然是要发挥出你们骑兵的特长,一但敌人的坦克部队到来,你们骑兵就配合机枪组的人对付敌人的步兵,最好能把敌人的坦克单位和步兵单位分割开来,以便于我们反坦克班打击敌人的坦克。

明白,如果敌人坦克后面有步兵跟随,我就带着骑兵从山岗上冲下去,截断敌人的步兵同坦克的协同。

骑兵的特长就是突袭,凭借高机动在敌人的队伍中穿插,这一点作为志愿军骑兵班长的周延年还是清楚地认识的。

那好,现在我就把重机枪架设起来,掩护你们下山到道路上埋设炸药包。

钱大力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立即指挥重机枪组另外两个士兵,在山岗上挑选了一个有利的位置,把中午缴获来的美制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的枪身、机枪用三脚架及250发装的弹链组装起来,重机枪口指向山脚下的道路。

而骑兵班中的轻机枪手,也把一挺捷克ZB26轻机枪在山岗的另一侧架设了起来,同钱大力的重机枪构成了机枪交叉火力,以便于火力封锁山下的道路。

请你们记住,在我们反坦克小组的人开枪或者引爆炸药之前,请不要随便开枪射击,以免暴露了我们的踪迹。

李啸天见山岗上的机枪阵地已经展开,骑兵班的人下马后也把马匹拴好,并展开步兵班阵地埋伏在山岗上,于是李啸天向钱大力及周延年两人嘱咐了两句后,就带着反坦克小组的人带着武器装备扛着炸药包悄悄地下山去了。

大家分工合作,为打击敌人的坦克部队而作准备。

在下山埋设炸药包前,大家要明确几点。

由于反坦克二组的人在上次的战斗中重伤了两人,现在两个反坦克小组已经合为一个小组,李啸天严肃认真地向反坦克小组其余的五名战士说到:首先,在行动中各人必须小心地隐蔽自己,其次所有人互相之间不得随便说话,以打手势为主,再次下山后在敌人坦克来之前,行动中如果同敌人的步兵近距离接触,不到万不得以不能开枪,尽量用手上的冷兵器解决敌人。

每两个人为一对搭档,负责一个10公斤炸药包的埋设和引爆。

现在反坦克小组共有六人,刚好两两配合着行动,李啸天与温家裕为一对,曾六斤与刘明思为一对,何有才与倪烈雄为一对,其中李啸天携带苏式火箭筒及火箭筒弹两枚五公斤炸药包一个及冲锋枪一支,温家裕携带10公斤炸药包一个火箭筒弹两枚步枪一支,曾六斤携带10公斤炸药包一个爆破筒一个步枪一支,刘明思携带轻机枪一挺爆破筒一个,何有才携带五公斤炸药包一个冲锋枪一支苏制木柄集束手榴弹一捆,倪烈雄携带10公斤炸药包一个步枪一支用玻璃瓶满装汽油的土制燃烧瓶三个。

另外每人身上还携带卵形手榴弹2枚,除刘明思倪列雄两人外其余四人都携带了一个日制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反坦克六人小组的这些装备,是在吸取了第一次打坦克的经验后,在接受现在这次任务前,设法从两个连队搞来的,这绝对是敢死队的装备,全副武装一身炸药。

从各自所携带的爆炸品来看,李啸天与温家裕,何有才与倪列雄这两对是主力,曾六斤与刘明思这一对是辅助。

反坦克小组在李啸天地带领下。

选了一处山岗下道路呈现曲尺转折地路段作为埋设炸药包地地段。

而这一侧山岗上地树木也比较多。

灌木荆棘又比较少。

树木之间正好供反坦克班地人隐蔽下山靠近道路。

反坦克班地志愿军士兵。

互相之间保持在视线范围之内。

在山林中潜行一步步下山。

这处山岗山体地地面高度也有六七十米高充其量只是个小土包。

不过它正好坐落在连绵地丘陵地尽处。

也就是说过了这个山岗。

道路就将进入略为开阔地地带。

转折后地公路将由原来地西北向东南走向。

改为沿着河流向南而去直达温井方向。

因此大多数地朝鲜伪军士兵。

都把逃过这座山岗作为逃出志愿军包围圈地地标。

这次为确保万无一失。

李啸天亲自在前面开路。

而不是三班副何有才。

李啸天地身材算不上高大只算是标准。

在部队中地长期锻炼。

让他地肌肉十分强壮。

携带着十五公斤左右地武器装备借助下山地便利。

移动起来还算轻松。

原先令行军缓慢地沉重地棉被草席背包等都留在了连部。

而另外两支长枪也留在了山岗上地马匹上。

沿着山岗地树林下山行进。

最大地困难就在于如何减低行走时发出地声响。

李啸天凭借少年时学习广东咏春拳时练就地扎实地下盘功夫和矫健地身手。

灵活地在树林树叶之间穿行。

尽量不去碰触硬地树枝。

把行军时发出地声音降到最低。

这都得益于他参军前在乡办地讲武学堂中地武术训练。

如今他一身娴熟地广东咏春拳在连队士兵间地搏斗较量中少有敌手。

为了在万一遇到敌人时不开枪地情况下尽快解决敌人。

李啸天也必须走在队伍地前面开路。

(再次呼吁各位大大投票支持本书。

月月逍遥会努力更新地。

每天两章或者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