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当地的地名本身就是大洪水之前利莫里亚文明的残存,在波纳佩和吕宋岛上至今还深深烙着那古老文明的印子。
在巴纳韦高山梯田前面是阿姆耀山(Mount A-mu-yao),它的名字——阿姆耀——透露出当地伊富高人对它的敬重,他们把阿姆耀看成是他们祖先在逃离大洪水后登陆的地方。
在一场不寻常的极度干旱之后,紧接着的就是那场洪水大灾难,还伴随着火山爆发引起的突然的黑暗,这些灾难的唯一幸存者是维甘和他的妹妹布甘。
由沉陷母国的名字组成的山名,与表现这些建筑起源的神话是联系在一起的,这表现了很久以前的利莫里亚对现在菲律宾的显著影响。
在阿姆耀山东北边40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噶姆(Gamu)的小镇,在它以北50英里是阿姆郎山(A-mu-lung)。
他们的位置都靠近南马都尔竭力保护的农业中心。
有趣的是,在菲律宾群岛找不到以姆大陆命名的山或者是小镇。
事实上,巴纳韦和南马都尔之间的联系被完美地保存在了地名中,在远古时代,它们曾共同拥有这些地名。
比如,在波纳佩东南海岸有一座神山叫做帕塔帕(Patapat),这个名字与索德勒尔人的仪式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
帕塔帕这个名字不仅仅出现在菲律宾群岛,同样的名字也出现在吕宋岛,吕宋岛上巨大的稻田附近,离吕宋吐纳干河(Tolnagan)不远的一座圣山也以它命名。
在波纳佩的东南海岸,几乎与帕塔帕毗邻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它的名字卡隆噶哇(Kalongavar)也与索德勒尔相关,完全就是菲律宾棉兰老岛(Mindanao)上的一个小镇名字的翻版。
如果这些地名显示了菲律宾和遥远的南马都尔之间有不可否认的关系的话,可能加罗琳群岛受到的影响更大。
塔娜塔门(Tanataman)是波纳佩岛上另一座神山,这座山上的丛林被匈牙利学者瓦默思托斯巴图博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马来西亚丛林。
波纳佩遗址的特色就在于,它们本身就与一些可识别的利莫里亚地名有联系,比如姆特(Mupt)这个名字,这是遗址西南边一处矩形建筑的名字。
在它的西边,紧挨着一座建筑,建筑旁边有一个入海口,它的名字叫做姆特妮利(Mupteniulli)。
在它的东边,有一个防波堤,叫做姆特拉普(Muptalap),还有一个隔离区叫波姆阿斯纳普(Pon-mu-asanap)。
在东北边,有一个弯弯曲曲的铺设道路围起来的区域,名叫博姆-塔克(Pon mu-itak)。
波纳佩南海岸有一个叫南隆(Nanlong)的小岛,是一处被人们叫作南帕瑞德姆-托克(Nanparad Mu-tok)的考古遗址。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混合名称,因为原始利莫里亚对波纳佩人的影响会受到当地人的左右,使原始的姆大陆文化变成一种新文化,正如玛多勒妮,南马都尔的港口湾,和另一处重要的登陆点科塔姆(Kitamw),这三个地方的名字,正是为了适应本土加罗琳人而产生的。
保护整个建筑不受海浪和电流侵蚀的外墙叫做南姆沃卢瑟(Nan Mwoluhsei),是航程的终点,也是从海洋进入南马都尔的唯一入口。
利莫里亚的影响在当地传说中也有表现。
根据当地传说,南姆沃卢瑟也是通往沉陷的卡尼维斯(Kahnimweiso)的一个入口。
在南马都尔,与利莫里亚相关最明显的证据,可能是在一个叫做潘卡蒂拉(Pahn Kadira)的人造岛上。
当地传说将它描绘成整个复杂建筑的精神中心,索德勒尔人会在这个地方做出他们最重要的决定。
直至今天,当地人依然把潘卡蒂拉叫做宣言之城或禁止之城。
这处遗址上面有一个叫做南克勒姆瓦胡(Nan Kieil Mwahu)的寺庙,这座寺庙中供奉着以南萨培玮(Nan Sapwe)为名的大地母亲,人们来这里朝拜亲爱的大地母亲。
欧胡(Ahu),遥远的复活节岛语言,意思是祭坛或祭坛平台,在这里似乎也有同样的意义——姆大陆的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