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魂1937全集 > 第三十八章:各方反应

第三十八章:各方反应

2025-03-31 02:21:49

但可惜的是,朝鲜军方面派往张鼓峰前线的第19师团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向来以积极勇敢著称,他根本就没有理会朝鲜军司令部坚持不扩大事态的方针。

入夜之后,尾高龟藏中将麾下的第19师团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苏军踞守的张鼓峰高地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原本苍茫沉寂的塞北之夜,被隆隆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变成了喧闹的战场。

兵力处于极度劣势的苏联远东军队面对着像潮水一样涌上来的日本矮脚虎,完全无力招架。

最后整场战斗仅仅历时不到一个小时便一苏军战败而告终,张鼓峰一线尽数落入日本朝鲜方面军之手。

消息传开之后,莫斯科、武汉、还有东京都震惊了还有大洋对岸的美国和远在欧洲的英、法、德、意诸国,也都表示出了强烈的惊讶在这个1938年7月底的夏夜,似乎全世界的诸强都在以一种欢快的心情注视着远东,注视着中、苏两国交界处的那两座仅二三百米高的小山峰。

张鼓峰和沙草峰,这两个地名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围观这场战争的看客们,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和心态。

其中英、法两国都希望远东的这场战火可以燃烧的更加猛烈他们需要日本帮助他们将德国的目光引向东面的苏联如今的欧洲,纳粹的铁十字旗已经飘扬在了奥地利的上空,捷克也被重兵压境的德国军队卡得有些透不过气来,只能重重地喘着粗气。

欧洲众多的弱小家虽然已经感觉到了他们和捷克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是迫于德军的武力,都是敢怒不敢言。

即便是英、法这样的欧洲传统军事大国,也同样被纳粹德国散发出的冲天的邪气给吓住了,只能变本加厉地推行绥靖政策,用出卖小国利益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法换取短暂的和平,可现在发生在远东的这场战争却让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将祸水东引,让苏联去承受德国人的炮弹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从欧战的危机中逃出去曾几何时,拿破仑不也曾经威风八面,让整个欧洲都感到了颤栗吗?但这位法国皇帝最后还是败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当中如果德国人和苏联抱成一团厮杀到两败俱伤,那可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或者是两个国家之中倒下一个,英、法也完全可以接受所以他们唯恐张鼓峰的战斗打的不够惨烈,日本人打的苏联人不够痛,双方的血流的不够多而德国和意大利作为日本的盟国,自然是站在对日本向苏联开战的行动拍手叫好的一方当希特勒看到了裕仁天皇的勇气之后,德国对待武汉政府的态度再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像黄浩然在电报里面对蒋百里说的那样:花言巧语即使再好听,也比不上鲜血和子弹更有说服力日本人终于在远东用枪炮向德国政府证明了他们的诚意这边张鼓峰的枪炮声刚刚响起,黄浩然对蒋百里说出的担心很快便成为了现实,柏林的蒋百里接到了德国政府的逐客令幸好由于不久前发生的日法上海危机,使得法国政府决定对武汉政府的访欧代表团敞开大门,巴黎方面接纳了被德国人赶出伯林的蒋百里一行。

要不然的话,武汉政府的这一团访欧大员还真有可能被困在欧洲变成难民相比英、法还有德、意如此鲜明的立场,大洋对岸的美国态度可就显得暧昧多了在华盛顿看来,日本人的胃口实在是大得惊人,这个本土面积不及中国任何一个中等以上省份的岛国,不仅向身边的中国张开血盆大口,而且不待吞嚼化尽,又一拳向北面的苏联身上擂去。

实在是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日本同时向两个大国挥动战刀。

而在国内仅留下一个以新兵为主的近卫师团防卫本土。

实在是冒险至极也让华盛顿觉得无法理解但自诩有天照大神护佑的日本人却真的就这么干了这个弹丸小国似乎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他伙同欧洲的纳粹德国和在巴尔干半岛兴风作浪的意大利,把整个世界的局势搅得动荡不安现在回头想想,华盛顿开始觉得史迪威从武汉发出的那封电报有些道理了日本人就是疯子迟早是会太平洋下手的所以当见到日本在远东挑起战火之后,美国人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他们寄希望日本能够因为攻击苏联而放弃太平洋,又希望苏联能够在远东给这些日本猴子一个教训这种矛盾的心理也正好说明了华盛顿的态度,美国虽然意识到了日本的威胁,但是依然还抱着一丝侥幸看来只有珍珠港的惨剧,才能让华盛顿完全看清楚日本人的嘴脸了中国作为日本的直接受害者,自然不可能对发生在远东的这场战争袖手旁观。

身处武汉的最高当局得知了日本进攻远东苏军的消息之后,立即给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打电话求证消息的真伪。

当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在电话里面用愤怒的语气证实了苏联远东部队受到了日本的偷袭之后,最高当局内心的喜悦终于丝毫不加掩饰地挂在了他的脸上太好了形势终于要变了最高当局当然不会坐失良机,放过这可能会改变中国抗战命运的天赐良机。

7月中旬,当苏联和日本还在远东打口水仗的时候,最高当局就曾指示外长王宠惠致电莫斯科表示中国会坚定的站在苏联一边这封电报除了给斯大林猛戴高帽之外,还声称最高当局领导下的4万万中国人将同苏联战友一道反击日本人,言辞中肯、热烈,似乎一夜之间,斯大林在最高当局的心目中已由一个对中国有领土野心的红色魔头,变成了武汉政府最可靠的朋友在国内的军阀混战时期,最高当局这一招远交近攻的手法曾经屡试不爽,现在最高当局又将这一手用在了斯大林身上。

最高当局就是想要先把水搅混,然后将斯大林手下的苏联军队绑上对日作战的战车最高当局仿佛已经看到身穿黄色军服的日军与穿戴着皮帽皮靴的苏军在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杀得天昏地暗,一队队日军不断地撤离中国战场,从陆上、海上向北、向东,进入朝鲜半岛,进入蒙古,进入苏联。

而他则驱动着武汉政府的百万大军,沿着曾经败退的路径,杀向华东、杀向华北,收复南京、上海,光复北平、天津和东三省整个中国又重新回到南京政府的统治之下,或者更确切地说回到他最高当局手里如果这一切都能够成真的话,那最高当局的形象一定会比一年前高调宣布抗战是还要光辉一统的中国一统的军队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场景啊最高当局简直有些醉了眼下最高当局就等着看莫斯科会对日本人的挑衅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当斯大林听到日本朝鲜方面军对远东的苏军动手的消息之后,也不禁失神了片刻疯狂的日本人可恶的黄皮猴子居然真的动手了东京这是要干什么?和苏联全面作战吗?由于苏联保密部门的出色工作,远东这场突发的战火并没有打破莫斯科夏夜的宁静,除了斯大林和苏军中的高级将领,还没有其他的人知道日本队苏联亮出了凶器再加上持续多时的大清洗,基本上已经完全清除了不服从斯大林的声音,这让斯大林多了许多的操作空间其实自从德国的大军云集捷克的边境线,斯大林就已经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在莫斯科的指挥下,苏联开始了一系列的备战动作眼下苏联国内的许多工厂已经停止了民品生产,转而投入到飞机、战车和枪炮的制造行列中去。

在国际上,为了避免让苏联受到了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两面夹击,斯大林向中国的武汉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可即使是这样,日本人还是腾出了手脚在远东给了苏联一刀斯大林现在对苏联驻中国大使鲍格莫洛夫的工作感到很失望鲍格莫洛夫将苏联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大批军械用很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但是却没能影响到武汉政府的决策层如果中国军队现在在华中继续和日军打的你死我活,日本又怎么敢攻击苏联?看来是时候将鲍格莫洛夫召回国内交给政工部门好好的查一查了宽大的办公室里,只点了一盏台灯,灯光照着斯大林身上,然后在墙壁上拉出了一个巨大的影子。

斯大林握着他那几乎不离手的大烟斗,忧心重重地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思索着。

虽然他对日本挑起军事冲突并不感到意外,但这次冲突的规模还有日本人选择发动的时机还是让他有些意外日本在这个时候采取了这种既不理智又让人费解的行动。

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斯大林觉得他的脑海里面就象是塞了一堆乱麻,扯不清、剪不断。

近几个月来,欧洲的不断恶化局势和苏联国内的肃反运动,使斯大林象一部昼夜运转不停的机器,非常的疲劳斯大林为了使他的意志能够无条件地实现,亲自导演了这场肃反运动。

历史的车轮碾着一堆堆的白骨,飞快的前进着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仅苏军内部就有3.5万名军官被处死,其中还包括让希特勒畏惧的苏联杰出军事家、红军总参谋长留哈切夫斯基元帅及苏军5名元帅中的另外2名元帅。

一时间,军队内外人人自危,都担心有一天横祸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斯大林一向意志坚定,甚至可以说是固执的可怕他认准的道儿就一定要走下去。

斯大林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从不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斯大林首先需要的是队伍的纯洁,国内的安定,其次才是军队的强大。

日本人现在不早不晚地闯了进来,有些打乱了斯大林心中的计划,这使斯大林既有些不安又对日本人充满了怨恨10天之前,潜伏在东京的苏联情报人员拉姆扎还曾发来一份情报,称日本无意对苏作战。

现在看来这份情报显然是错误的东京究竟打的是一张什么样的牌呢?这让斯大林百思不得其解若论实力,苏联并不怕日本但如今来自欧洲大陆的威胁却使斯大林不能不慎重考虑对日本的策略。

作为一名出色的战略家,斯大林无法接受这样一种局面:当苏联与日本杀得精疲力竭之时,强大的德国突然从背后杀来,导致苏联全面崩溃。

这时候,斯大林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打开了,苏联国防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轻轻地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

可斯大林就象是没看见伏罗希洛夫元帅一样,仍然在那里想着他的心事。

斯大林对日本人的警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日本征服朝鲜半岛,并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苏日边境从此就不那么太平了。

自1936年起日军便屡屡在边境上挑起冲突,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强化国防建设,在边界处大修防御工事。

咬着牙拿出有限的卢布,组建、充实了远东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并同蒙古签订了军事盟约。

但这一切仅仅是权宜之计,斯大林并不想真正与日本人动手打起来。

当欧洲局势象失去控制似的不断恶化并四处蔓延时,斯大林的头脑却越来越清晰。

在斯大林的眼中,日本人就算再张狂,毕竟远不如德国那么有威胁,只有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才是苏联的最大敌人斯大林是想避战的,但是日本人却偏偏不放过他东京日本陆军少壮派势力日渐扩大,北进论在东京愈益猖撅,对苏联远东红军发起试控性攻击的念头一天比一天迫切起来。

政治大将留希科夫的叛逃象一根导火索,引燃了日军北进派那疯狂的欲念。

斯大林终于被推入了困难的抉择之中。

他下载乃吃不准日本人的真正意图。

如果苏、日由此导致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苏联必将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国家,但淌血的苏联势必引起纳粹德国的注意,这一效果则正是玩弄绥靖把戏的英、法所想要看到的斯大林觉得他象是被推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岩,稍稍处理不当,带来的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斯大林缓步踱回桌边,捏起一撮烟丝不紧不慢地往烟斗里塞着。

桌上台灯发出的幽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明暗相向,一脸冷峻。

他看了眼伏罗希洛夫元帅,然后地开了口:伏罗希洛夫同志,前线情况怎样?斯大林同志,敌军今天又进占了沙草峰。

前线指挥员报告,敌人控制两座山峰后,全面转入防御,似乎没有继续进攻的迹象。

我们后续部队在哪里?到达前线需要多久?预备队正向前线调动中。

装甲师大约需2天,而步兵师至少得3到4天。

如果途中没什么意外发生的话。

斯大林微微点了点头,突然,他停下了脚步,转向元帅问道:你认为日本人挑起这场冲突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这件事上东京和前线的军人们会不会存在分歧?斯大林两道锐目象两柄剑,伏罗希洛夫一时有些张皇失措。

平时,斯大林很少要国防委员会的元帅、将军们单独拿意见。

这使他极不习惯于今天这种场面。

伏罗希洛夫元帅知道不开口不行,只得咽了咽唾沫,望着斯大林,慑儒地答道:我想,我认为这也许与叛逃时间有关。

驻远东一带日军有10余个师团,兵力集中。

而我远东军区防御面过大,兵力分散。

也许日本人在东京的授意下想钻我们的空子。

那么你认为日本人是想与我们大规模开战吗?斯大林继续问道。

从目前敌方兵力看,似乎不可能有大的升级。

但日本人在战场上常有些违反常规的战法。

比如中国的满洲事变。

日军兵力并不多,可仗却越打越大。

嗯。

斯大林轻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伏罗希洛夫同志,我们对这场冲突,还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

东京这次采取军事行动,究竟是什么意图我们不清楚,但我总有一种感觉,今后时局的发展,也许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态度。

眼下,我们抽不出太多的部队到远东去,一定要设法把这次事件控制住。

最后,斯大林从嘴上取下烟斗,表情凝重地吩咐道:你现在回去抓紧布置反击工作。

告诉前线指挥员,一定要拿出全部力量,给人侵的敌人以迎头痛击。

只有在军事上给敌人以教训,远东的安宁才能有保障。

另外,总参谋部也得做好远东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眼下局势这么动荡,什么事不会发生呢?。